《火星救援》:你以为陈数打了酱油,其实她下了盘很大的棋
纳兰惊梦/文 一直被拯救,从未被超越的马克达蒙总是像荒野求生中的贝爷一样,各种机缘巧合把自己置身于绝境之中,玩起“你知道我会被拯救但是你不知道我会怎么被拯救”的游戏。凭借着高水准和流畅的画面感,《火星救援》首日即收获了5700万人民币的票房,登顶当日票房冠军,同时也超越《星际穿越》成为在华上映的首日票房最高的科幻片。这部“文科生千万别去火星”和“学霸如何种土豆自救”的科教故事以“有趣又能保命”的宗旨,向观众传播包括硬核的天体运动、空气动力在内的科普知识。
电影以两条线索齐头并进的方式推动着剧情故事的发展,一是马克·沃特尼需要孤身一人在火星上想尽办法利用所有可能为自己创造生存下去的资源;二是NASA需要聚集整个地球的天才们为营救马克争分夺秒。按照屡试不爽的墨菲定律,无论是马克还是NASA遇到了所有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境况,为这场拯救平添了众多的悬念。观众并不会怀疑最终马克最终必将回家的大圆满的结局,导演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这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营救变成合情合理令人心悦诚服。索性原著作者安迪·威尔几近把所有挖的坑都填上,再加以NASA在此次电影拍摄中的全程支持,使得电影在科学真实性的含量十足,给予这部科幻片最稳固的技术基础。
比起硬核的科技元素来说,《火星救援》更能够触发人心则是普世价值观的升华。远至《拯救大兵瑞恩》,米国人民就没少干过这种看起来极度不划算的买卖,到了《火星救援》之中则更甚——国家耗费数以亿计的资金,NASA高官搭上自己的前程,五位宇航员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乃至生命,只是为了拯救一个被遗落在火星上的小伙伴。为了展现生命高于意识形态的高尚格局,中国航天局作为重要的援助力量如救世主般出现。对于这场全球关注的营救行动,中国航天局局长郭明(高雄饰)和副局长朱涛(陈数饰)是以主动暴露绝密项目“太阳神”,无私提供技术力量和资源来与NASA一同完成拯救行动,把整部电影人权至上的立意推上了更高的境界。
有人把这个桥段诠释为好莱坞对于新生中国电影市场的谄媚,也有人把它解读为导演的高级黑。毕竟电影中的北京,看起来更像是上世纪90年代的样子,以大青衣形象深入人心的陈数也被塑造成西方人传统意识中气场强大的东方女性形象。实际上,这个情节在原著中原本就有体现,而非电影编剧上的重新臆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这又何尝不能视作是文化自信的觉醒呢?好莱坞电影里通常正是国际关系的风向标。族裔人群往往被标签化,国际关系常常也能够在电影中有真实的反映。在《火星救援》里既没有出现像英国这样传统的战略盟友,也不见俄罗斯这样的战略假想敌,却把中国捧上了共同领导世界的这样高位,恰是对于国情实力的认可,并不必妄自菲薄。过往华人影星在此类好莱坞电影之中,不仅戏份酱油,角色身份也更为酱油。而像此次陈数的戏份虽然同样不多,但在过往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现我国的高官角色形象却是极为罕见的,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她诠释出了真正的大国姿态,是对世界的负责,亦是对生命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