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1942年考虑迁都兰州 却因兰州缺水打消念头
国民党1942年考虑迁都兰州,却因兰州缺水打消念头。把陪都迁到兰州,也是便于得到国际上的援助。蒋经国西北行的随同者是中共著名情报工作者熊向晖。熊向晖当时年仅23岁,这个“迁都”计划,他曾听蒋经国说过。但,最终并没有真正的迁都。 ![]() 对于国民党1942年考虑迁都兰州,有网友表示:老毛聪明,斗地主分浮财,争取八成贫苦民众,不费钱粮,战得江山。 1942年春天,蒋经国、蒋纬国兄弟赴西北考察。《蒋经国传》中说,蒋经国此行与接替盛世才出任新疆省主席有着密切关联。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为“迁都”兰州进行的考察论证。 当时曾经有人考虑到,甘肃张掖是中国的地理中心,将“陪都”迁到兰州,有利于指挥全国的抗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1942年初,中国的几条对外交通线已相继被切断,国际援华的抗战物资,特别是美援物资进不来,最后只剩下西北的甘新公路还算是畅通的。 把陪都迁到兰州,也是便于得到国际上的援助。蒋经国西北行的随同者是中共著名情报工作者熊向晖。熊向晖当时年仅23岁,这个“迁都”计划,他曾听蒋经国说过。 熊向晖回忆说,蒋经国兄弟在西北调研达两个多月。一路上,蒋经国被称为蒋专员(即赣州行署专员),蒋纬国被称为蒋少尉(时在胡宗南部第一师服役),熊向晖军阶上尉,蒋纬国把熊看成是长官,很规矩。 ![]() 蒋经国西北之行,最远到了敦煌,最险在瓜洲。在瓜洲,汽车几次陷入沙中,还有几次车子没有水了,不得不下车到沙漠中找水。 兰州《地方文献志》中选录了蒋经国《伟大的西北》有关兰州的部分。《伟大的西北》记述,当时蒋经国就住在兰州城中最好的宾馆——励志社(今市委院内西南隅),他们喝的是黄河水,很浑浊,要放入些许白矾,搅拌后,稍许即可澄清,烧开后饮用,是甜的。 而洗脸水则直接汲自院内的水井,很清澈,但因含有微量盐碱,洗时不太舒服。同时,蒋经国看到兰州四围群山干枯,认为兰州缺水是个大问题,迁都兰州的计划并不实际。其他困难还在其次,水的问题不好解决。其后,蒋介石又来兰州等地视察,看到水是个大问题,迁都兰州的计划就搁浅了。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5年11月30日第16版,作者:佚名,原题:《国民党1942年曾考虑迁都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