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要引进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 因为技术比美国还先进

总是如此沉默
2015-12-15 13:46:55

前不久,一则来自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引起了世人关注。该报道称,由于与西方国家关系持续紧,目前俄罗斯正有意引进中国正在研发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技术。该报道还特别对中国正在试验中的WU-14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进行了介绍,称中国于去年进行了该飞行器的测试,由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WU-14在高层大气中与导弹分离后可以10倍音速的速度滑翔俯冲向地球,一小时可飞行1.28万千米,对于目前的反导防御系统是巨大的威胁。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要引进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中国又将如何应对呢?这还要从俄罗斯的高超音速飞行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中俄两国的军事合作项目说起。

俄媒:俄罗斯有意引进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

图注:中国WU-14高超音速飞行器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设计和部署A-135国家反导系统时,就已经意识到了高超音速技术在突防方面的重要作用。当时,受限于A-135的拦截精度,为了保证能够摧毁以每秒5~10公里的速度再入大气层的战略导弹核弹头,A-135的反导拦截弹也不得不装上了核弹头通过在敌方核弹预计经过的区域进行核爆实现面杀伤的方式来摧毁目标。自然,前苏联不会仅仅发展拦截高超音速目标的技术,对于高超音速技术本身前苏联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世纪70年代起,前苏联便设计了首个高超音速飞行器,并将试验装置安装在S-200远程防空导弹的弹头前端进行了飞行测试。从发展起源来看,前苏联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设计并不比美国更晚。

然而,由于苏联解体对于高超音速技术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与独立后的俄罗斯的诸多其他高技术项目一样,高超音速飞行器在俄罗斯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在沉默多年以后,1997年,彩虹机械制造设计局终于在当年的莫斯科航展上首次展出了代号为Kh-90的高超音速试验飞行器,北约国家按照对前苏联/俄罗斯的空面导弹的称呼习惯将其命名为AS-X-19“科拉”(Gela)。按照根据彩虹设计局提供的资料,Kh-90具有3000千米的十分惊人的最大射程,该飞行器携带有两个独立弹头,可分别摧毁距分离点100千米的目标,计划以加长版的图-160M战略轰炸机作为Kh-90的运载工具。然而,截至目前,无论是Kh-90飞行器还是图-160M轰炸机都未完成研制。而根据目前的资料,Kh-90的研制工作事实上早在1992年便已经停止了。也就是说,早在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便已经出现断档。

俄媒:俄罗斯有意引进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

图注:俄罗斯Kh-90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方案模型,该武器展出后没有下文

此后,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之内,俄罗斯在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再无建树。而同一时期,却是国际上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快速发展时期。期间,美国先后发展了X-43A(高超音速飞行器验证机)、X-51A(高超音速无人机)、AHW(先进高超音速武器)、“弧光”(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和HTV-2(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等多个型号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项目。美国军事专家认为,美国在这些高超音速飞行器项目上的技术积累将有助于实现在2018~2020年左右研发成功高超音速的远程和海基巡航导弹的目标,到2030年左右有望制造出高超音速载人侦察机。此外,印度、日本、德国、英国、德国、法国也在积极发展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但仍处于技术探索阶段。相比之下,中国的WU-14高超音速飞行器已经进行了数次试飞,显然技术成熟度更高一筹。

在这种“群雄逐鹿”的情况之下,曾经在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领先的俄罗斯无疑被甩在了后面。在俄罗斯国内的翘首期盼之下,2011年,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终于在当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展示了一系列高超音速飞行器方案。该研究所发言人谢苗诺夫表示该所将在2012年向国防部全面展示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飞行模型,战术导弹武器公司总经理奥布诺索夫也声称该公司将在短期内研制出最高速度达到12-14马赫的飞行器。然而,在昙花一现之后这些计划最终偃旗息鼓。同一时期,俄罗斯媒体上还多次曝光了一种名为“锆石”的高超音速导弹。该导弹以“红宝石”和“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为基础进行研制,印度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曾多次透露高超音速版“布拉莫斯”导弹的研制情况。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导弹已经存在并正在试验。但与美国的X-43A一样,它“飞的时间不长”。而对于俄罗斯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制进度,俄副总理迪米特里·罗戈津仅表示俄罗斯现在也在研制高超音速武器,至于到了什么水平则不得而知。很显然,目前俄罗斯在高超音速技术领域已经遇到了瓶颈。

俄媒:俄罗斯有意引进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

图注:以“布拉莫斯”反舰导弹为基础研制的“布拉莫斯2”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由印度和俄罗斯联合研制

毫无疑问,鉴于高超音速飞行器在军事领域的重要作用,俄罗斯虽然多次发展高超音速飞行器至今未果,但俄罗斯显然不会在这一领域放弃努力。但时间不等人,倘若俄罗斯的纯国产技术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发展过于缓慢,那也是俄罗斯人所不能承受的。这样一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便成为了非常现实的问题。在目前发展高超音速技术的国家中,美国不可能向俄罗斯转让相关技术;印度与俄罗斯正在展开合作,其技术成熟水平还不如俄罗斯;日本、德国、英国、德国、法国即使有可供转让的技术,与俄方也基本没有合作意愿。由此来看,与俄罗斯在军事技术合作方面关系密切、且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已经接近实用阶段的中国似乎就成为了俄罗斯唯一的“救命稻草”。

而回顾中俄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似乎这种观点也会得到支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先后向中国提供了苏-27系列战斗机、“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基洛”级常规潜艇等装备,为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而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军事技术显著提升,中国也开始向俄罗斯转让末敏弹技术、综合补给船用补给设备等俄罗斯亟需的技术和装备。同时还向俄罗斯军工行业提供数控机床。前不久,还传出过中俄将联合研制大型客机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向俄罗斯转让WU-14的相关技术,似乎顺理成章。

然而,高超音速飞行器毕竟是一种具有战略进攻性武器开发价值的尖端技术,其转让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估量。历史上,中国极少出口进攻性武器系统,除出口到沙特的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和出口到伊拉克的轰-6中程轰炸机几乎没有任何进攻性武器的出口记录。中国出口武器一贯恪守国际法,对于可能造成潜在不良后果的武器系统基本不会允许进行交易。而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对俄罗斯出口如此尖端的武器技术,显然也势必会影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对中国来说这不是明智的选择。不得不说,俄罗斯的想法实在过于一厢情愿。想在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实现突破,恐怕还得要看俄罗斯人自己的努力了。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