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说这话的人曾两次侵华
“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 很多人以为是这句话是丘吉尔铁幕演的原创,实际上却不是。 话说19世纪有个英国贵族绅士,他英俊潇洒,风流成性,最擅调情,三位漂亮情人都被他迷得晕头转向,但他还不满足,干脆连女王的宫女也给泡了。由于他太风流,或者说太放荡了,所以得了个绰号——“丘比特阁下”。 对美女无比温柔的同时,他对政敌和外国却是心狠手辣,侵略大清王朝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他策划发动的。谁要得罪他,他就以暴力威胁谁!而且在政坛上,他也和在情场上一样,灵活多变,得心应手,各种狡猾,各种花招!
(18岁时候的样子) 这家伙,就是19世纪欧洲政坛的风云大腕、曾两次出任英国首相(1855—1858年;1859—1865年)的帕麦斯顿子爵。 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Henry John Temple Palmerston)1784年生于爱尔兰贵族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哈罗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身为贵族之子和高智商人才,帕麦斯顿在政坛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23岁被选入英国议会,24岁当上海军部副大臣、25岁出任陆军大臣(一当就是21年)! 作为典型的高富帅,帕麦斯顿令无数少女、熟妇之倾倒,而他自己呢,一贯风流好色,泡妞手段炉火纯青,所以他拥有一大堆情人,其中三位最著名也最漂亮,一个是贵族大小姐杰茜、一个是俄国大使的老婆利文公主、一个是墨尔本子爵(也是英国著名政治家,当过维多利亚女王的老师,1834年和1835—1841年任英国首相)的妹妹考珀夫人。 在和三位美女狂爱了一段日子后,帕麦斯顿最终选择和考珀夫人结了婚,当然,是先怀孕生的娃,后举行的婚礼。但是,婚后的帕麦斯顿放荡依旧,就在结婚这年,他夺走了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年)一个宫女的贞洁,这事儿让女王和女王的老公阿尔伯特亲王(1819—1861年)大为震惊。 正因为帕麦斯顿的私生活太乱了,所以《泰晤士报》“赠与”他一个“美誉”——“丘比特阁下”! 放荡的私生活并没有影响帕麦斯顿干正事儿,这位大色狼在政坛上的手腕和他在情场的手腕一样了得。当时英国是两党政治,帕麦斯顿本来是托利党(英国保守党的前身)成员,玩命维护托利党的利益,但托利党后来混得不行了,他又马上转入了辉格党(英国自由党的前身),从托利党政府的陆军大臣变成了辉格党政府的外交大臣。 狡黠多变,背信弃义、恃强凌弱……这些都是帕麦斯顿的为政准则。 帕麦斯顿曾说,英国公民应该像古罗马公民那样,有权在世界各地溜达,并随时受到英国政府保护。作为一个狂热的霸权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他在亚洲、非洲和大西洋四处扩张。对富得流油的中国(时值清朝),帕麦斯顿垂涎已久,为了把中国变成英国的原料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他不放过任何一个侵略中国的机会。
(虎门硝烟) 1839年,一个清朝大臣把远在伦敦的帕麦斯顿惹怒了,这位清朝大臣就是林则徐,惹怒帕麦斯顿的原因就是林则徐禁鸦片,这等于断了英国的财路,要知道,那么多年,英国可是一直靠向中国贩卖鸦片大发横财的! 得知林则徐禁烟后,身为英国外交大臣的帕麦斯顿大吼:“应该不仅让中国人见到大棒,而且还要先让他们的后背尝到大棒的滋味,然后他们才能低头!” 在内阁会议上,帕麦斯顿力主马上出动军舰封锁中国沿海。1840年6月,在帕麦斯顿的主导下(由于他能力强、势力大、资历深,所以虽为外交大臣,但地位和内阁首相几乎平起平坐),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英军杀到天津白河后,递交了帕麦斯顿给清政府的照会,让清政府割地、赔款、通商。清政府同意了,但帕麦斯顿还嫌捞得太少,再次给清政府施压,他说“中国政府允许鸦片贸易合法,非常重要!”最终,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条款内容咱们中学教科书都学过。从此,香港成了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97年。 十多年后,即1856年10月,当上内阁首相的帕麦斯顿又以“亚罗号”事件(广东水师逮捕了走私鸦片的“亚罗”号商船上的两名海盗和十名有嫌疑的水手,英国人认为该船曾在香港注册,是英国船,还捏造说中国水师扯下了船上的英国米字旗,必须给英方赔礼道歉。中国释放了逮捕的人员,但英国仍出动军舰进攻广州)为借口,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无能的清政府再次认怂,然而帕麦斯顿还不满足(就像他对女人一样,总是欲壑难填),1860年,他又伙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1808—1873年,他就是那位威震世界的战神拿破仑一世的侄子)组织了英法联军,侵天津,攻北京,一路烧杀劫掠,暴行累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付诸一炬、劫掠一空!当年10月,英法两国逼迫清政府又签订了《北京条约》。帕麦斯顿再次得逞! 两次鸦片战争,帕麦斯顿为大英帝国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赢得极爽,大清帝国欲哭无泪。但没多久,帕麦斯顿又出手帮了清政府一把——出兵镇压太平天国。当然,这并非是帕麦斯顿“行善”,而是他认为此举可以提升英国的在华利润,又能大捞一笔,何乐而不为呢?!他可是无利不起早的主! 帕麦斯顿不仅对中国狠,对其他国家也一样。1839—1841年,他残酷镇压了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起义;1850年他出动军舰威胁希腊;1854年他操纵内阁对俄国宣战,使英国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1857—1859年他又血腥镇压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爆发后,帕麦斯顿力挺美国南方的奴隶主集团对抗林肯总统,后来林肯发表了震惊世界的《解放宣言》,美国统一大势所趋,帕麦斯顿这才罢手。这老狐狸清楚的很,林肯可不是大清皇帝或者印度君主,不怎么好惹呀!对帕麦斯顿来说,还有更惹不起的,那就是德国。 1864年普鲁士要统一德意志,先和挡道的丹麦开战,帕麦斯顿再度活跃,他以战争威胁普鲁士,不过当时普鲁士的首相是一个比他更凶猛的主,人家不吃他那套,帕麦斯顿立马就退让了。这位一点不怕帕麦斯顿的普鲁士首相就是后来成功统一德国的俾斯麦(1815—1898年)——威震世界的“铁血宰相”是也! 帕麦斯顿在国际上一点不招人待见,被他欺负的亚洲惹和非洲人恨他,和英国同为列强的俄国、美国、德国也烦他,德国人曾给他编了一个小调——“如果魔鬼有子孙,第一个就是帕麦斯顿!”。 甚至连英国国内的人也不喜欢帕麦斯顿,他虽然是民主国家的政治家,但拒绝改革,只要有他觉得妨碍政府的活动,他就立马挥出大棒。1819年他出动军队镇压了曼彻斯特附近彼得广场举行的群众集会,还积极参与制定禁止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的法令(被称为“禁口令”),1820年又不顾舆论反对,绞死了一个偷羊的年轻人,因为他一直鉴定认为:小罪也得判极刑(够狠)! 私生活混乱、为政狡诈、冷血,使帕麦斯顿在国内骂声不断,激进派领袖布莱特嘲笑他是个“无耻野心的江湖老骗子”,同是英国政坛大腕的迪斯累里(1804—1881年)说他“充其量就是一瓶啤酒,而绝非香槟……他是个十足的傻瓜。”就连他为之效忠的领导——维多利亚女王也不喜欢他(别忘了他还搞了女王的宫女),女王的老公阿尔伯特亲王也觉得他特讨厌,而帕麦斯顿自己呢,胆大包天,他也瞧不上阿尔伯特亲王,他认为阿尔伯特就是个啥也不懂的小屁孩,在他看来,阿尔伯特还在摇篮时,他就是内阁大臣了!
帕麦斯顿心里也很清楚女王夫妇比较烦自己,但他狡猾的很,每当女王或阿尔伯特亲王指责他时,他就装出一副特虔诚的样子眼泪汪汪地表演给女王夫妇看,把女王夫妇糊弄过去后他继续该干啥干啥,依旧乐滋滋地玩弄美女,依旧兴冲冲的满世界惹是生非。 1865年10月,这位大英帝国的政治巨头在骑马时着了凉,没想到病情越来越重,再加上他确实是岁数大了,于是乎,终于见了上帝,终年81岁。 无论帕麦斯顿子爵再不怎么招人待见,但人们都无法否认,他确实是一位手段了得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纵横捭阖所向披靡,为大英帝国的扩张立下了盖世功勋,对英国历史和19世纪的国际政治影响深远。他的那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成了英国外交的准则,也成为后世诸多政治家和外交家纵的信条。政治和外交嘛,自古以来皆如此,都和道德无关。 本文作者为特邀历史专栏作家李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