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叫嬴政还是赵政?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产生的争议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军事家。首次完成中国统一,13岁即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秦始皇的祖先是颛顼高阳之玄孙伯益,伯益因“为舜主畜”有功,舜赐嬴姓,奉玄鸟为图腾。
大家习惯怎样称呼秦始皇呢?秦王政、赵政、秦政、嬴政、祖龙。赵,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能算作是秦始皇的姓氏。为何? 《史记》记载: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蜚廉复有子曰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赵衰其后也。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原文就不解释了,其中主要讲到,蜚廉在商灭亡之时,出差在外,没有被杀,但他的儿子恶来被杀了。另外的儿子季胜侍奉周成王,后来季胜的后代造父帮周缪王平定了徐偃王的叛乱。为此被封到赵城,从此改为赵氏。此时,恶来革(或是恶来,或是蜚廉的另外一个儿子)早死,但有后代,后代孙叫做非子。非子看见造父受宠被封到赵城,以赵为氏,在当时男子以氏别贵J的年代,非子也假称自己是赵氏。这是冒用,并未得到任何人的允许。 后来,非子继承了他们祖先养马的事业,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到秦地建立城邑,让他接续赢姓的祭祀,号称秦嬴,以国为氏。 此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当时有姓有氏,嬴为姓,氏为什么呢?说的很清楚,“以国为氏”,那就是秦,绝对不可能是“赵”,因为赵是冒用的,自己都“以国为氏”了,就不能再用赵了。可是,秦氏在以后的史书记载中没有出现,出现的是赵。为何汉代史学家要给秦国宗室安排个“赵氏”呢?这也简单,因为他们也找不出秦国宗室到底是“秦氏”还是“赵氏”。要说秦氏,历史也没有明确的记载,要说“赵氏”,人家非子当初的赵非子的“赵”是冒用的,后来人家自己有了封地,以国为氏了。 为什么汉代史学家也找不出秦国宗室为秦氏还是赵氏呢?这个原因与当初非子冒用自己宗亲的“赵氏”有关。秦氏,是非子自己以国为氏,没有造父那样被赐为赵氏尊贵。因此,这让秦嬴(非子)之后的秦国国君处在了很尴尬的境地。用赵?冒用的,不光彩;秦?自己给自己按上去的,不尊贵,还不如“赵”。那怎么办呢?干脆自己不说自己的“氏”是什么。也没法说呀,“赵”倒是尊贵,可那不光彩;“秦”吧,也不是赐封的,而是自己按上去的,太低J。所以,还是嬴最尊贵,以姓当氏,也是可以的,反正礼坏乐崩。 说始皇帝为赵政,是出自司马迁,司马迁关于始皇帝的姓氏问题前后矛盾。《秦本纪》说了非子以国为氏;又在《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司马迁这样的矛盾,给后世之人留下了争议。 在古代,很多史学家也有不同的看法。大多认为(除汉代史学家)秦始皇应该为嬴政,而非赵政。只有“嬴”才是名正言顺的,并且能体现出他们的尊贵,毕竟是接续的嬴姓,这种尊贵可不是赵氏能有的。赵只是他的先祖冒用的。当然,秦、赵同宗一说是正确的,他们的确有一个祖先,但关于氏的问题,就不能简单的说是“赵”了。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就是赵氏;而秦国的嬴,是接续了其祖先的姓,又没有明确的氏,因此也就变得模糊。 秦始皇到底是嬴政还是赵政呢?这个问题其实争议了几千年了。争议仍将继续,在我看来,嬴政应该比赵政准确。 每天接收精彩好文,欢迎订阅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dijiuwen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