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山治霾不可取应“北民南移” 百度北大王鑫海有惊喜哦

乔汉童
2015-12-28 17:51:39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12月27日的三生共赢发展论坛上,针对雾霾和大城市病的问题,有建议提出炸山治霾以“北风南送”,即把北京周边的山炸开一点,将内蒙古的风放入华北,来吹散雾霾。对此,北大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鑫海认为,北风南送很难实现,他称,‘北民南移’会是一个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果更多的人生活在水源充足的南方,北方的资源和环境紧张问题可以解决。

炸山治霾不可取应“北民南移” 百度北大王鑫海有惊喜哦

讲真,在导致中国严重雾霾的祸首还未查清之前,砖家为治理雾霾献计献策、殚精竭虑确实是“精神可嘉”,可是南水都北掉了,西气都东输了,砖家现在来说北民南移,是逗大家玩呢?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此外,提出“炸山治霾”的砖家,这真是你的点子?而不是冯小刚某位老板的创意吗?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冯小刚奋斗史《我把青春献给你》中一个片段:

老板手里剥着花生,说话声音很小,有点像自言自语。

他又说:我们现在正在论证一个惊天下的设想,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的口子,让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经尼泊尔吹进青藏高原,彻底改变那里恶劣的生态环境,摘掉那里的落后帽子,把青藏高原变成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我当时都听傻了,很多天闭上眼睛,眼前就出现炸开喜马拉雅山的画面。事后,我问懂行的人,老板的创意是否可行?得到的答复是:扯淡!把喜马拉雅山脉炸开一道50公里宽的口子,至少需要数百颗原子弹的爆破能量,爆炸后会产生两种后果:一是,连青藏高原带尼泊尔王国的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至少上百年寸草不生;二是,一旦印度洋上的暖流吹到喜马拉雅山的北麓,积雪融化,青藏高原下面的十几个省全都会泡在水里了。

虽然很扯淡,仍能看出老板具有超凡的想象力,那种立志为国的精神令人敬佩。后来拍电影《不见不散》的时候,我忍不住,借葛优的嘴把老板的惊世设想告诉了观众。没想到,影片试映时,惹怒了几位身为政协委员的科学家,写信告到中央首长那里,说我们剽窃了他们的创意。北影随即收到通知,由韩三平厂长亲自上剪接台将有关台词剪去。我得知这一情况后,哭笑不得,为我们的民族竟拥有这样几位理想如此远大的科学家瞠目结舌。

喜马拉雅山啊,你可悬了!雅鲁藏布江啊,你等着哭吧!

炸山治霾不可取应“北民南移” 百度北大王鑫海有惊喜哦

其实,治霾就靠“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据百科资料,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大量的细颗粒(PM 2.5)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就极其容易形成雾霾天气。但问题是,北京周围的山能炸吗?有网友戏称“龙脉不能炸”,依据中国的山水文化,这可不是单纯的调侃,不信我们看看《北京城风水内涵揭秘》:

北京城之所以能够成帝都、为兴王之地,在外围的地理形势上,中干龙的脊脉秦岭,在黄河南岸一直延伸到河南中部,成为北京的朝山;黄河以界水的形式蜿蜒东去成为朱雀;北京南开一面,广阔的平原为明堂。而内蒙的阴山山脉、河北的大马群山和北部的燕山山脉为送山和主山;太行山、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均以东北-西南走向气发京城,成为众山朝拱;怀来、延庆间的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为东西两大水口,这样,鸭绿江在它的最后边,黄河在前牵着它的头,朝向迎千山万水,被拥护环抱、重叠往复,使其形成天然的巨大龙穴,北龙所有的气脉均结京都。

近案格局更为奇胜。它雄踞在华北大平原的北端,北面和西面为连绵不断的山岭所环绕,仅东南一面开向平原,东距渤海只有150公里,后背所囊括的军都山、西山的燕山山脉,在南口附近与西南奔来的太行山山脉相交会,形成一个弧形的山弯,犹如一把太师椅拱卫着北京,而太行山的山脉,历史上被看作“神京右臂”,八条通道被视为“太行八径”,止于居庸关,成为西北的门户。

炸山治霾不可取应“北民南移” 百度北大王鑫海有惊喜哦

有关北京的山水问题,这里不摘录更多,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去了解。总而言之,为治理雾霾,就炸山,破坏帝都风水与“龙脉”,不仅网友会觉得骇人听闻,小编相信这种方案也不会被某些人所接受。比如那位提出反对意见的北大学者王鑫海,据百科资料,他就是一位资深的风水大师,具体介绍如下:

王鑫海,男,1973年生,江苏人,出身风水、中医世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景观建筑与环境规划管理博士后,爱因斯坦三传弟子,著名城市规划师、景观建筑设计师、易学风水大师。王鑫海博士因缘际会,横跨多个专业,兼通古今、文理、中西之学,既精通传统国学风水文化,又是北京大学学院派风水大师的杰出代表。

王鑫海

看了这位年仅42岁王鑫海大师的简介,你是不是被闪瞎了眼?个人经历和师承更牛逼:

王鑫海博士幼承庭训,在上大学前接受了十多年系统的国学培训,精研《王鑫海博士道德经》、《易经》等经典,通晓易学风水文化。十七岁离乡求学,先后获得扬州大学农学学士学位(1994,园艺专业)、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5,环境科学专业,北京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联合培养,戴姆勒-奔驰基金会优秀博士生奖学金资助),并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景观建筑与环境规划管理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留学德国历时八年。王鑫海博士在北京、上海、江苏设有建筑装饰风水设计工作室,在全国各地主持、参与了数百个城市规划、旅游风景区规划、发展战略规划、企业、民居、楼堂馆所建筑装饰风水设计项目。

个人经历:

1,在北京大学法学院读硕士期间的导师:金瑞林教授,博导,著名法学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泰斗。

2,在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读博士期间的导师:叶文虎教授,博导,著名环境学者,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叶文虎教授是爱因斯坦唯一中国真传弟子周培源先生(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学生。王鑫海博士是爱因斯坦三传弟子。

3,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求学期间的导师:Prof. Dr. Johannes Kuechler (中文名:曲喜乐),柏林工业大学景观建筑与环境规划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导,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景观建筑专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曲喜乐教授自1972年起来华工作多年,可以说流利的中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基本上每年都来中国讲学,桃李满华夏。曲喜乐教授在中国主持、参与了多个国际合作生态环境重大科研项目。

王鑫海

此外,从其著作来看,王鑫海博士是位坚定的“北民南移”拥护者,在其早年论文《论中国国内移民限制导致的环境与人口危机——南水北调VS北民南移》,王鑫海这样点评过“南水北调”及“北民南移”:

南水北调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思路惊人地一致:人“多”就减人,手术刀出马流产结扎,水“少”就调水,铲车上阵开沟挖渠筑坝,考虑问题过于简单,不重视“人危机”、“水危机”背后的各种因素。

南水北调是否可行?对环境与人口危机的解决有何影响?中国环境与人口危机背后的制度背景是什么?

笔者认为:户籍制度限制北民南移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僵化的土地产权制度导致了北方水危机,北民南移加上就地开源节水是解决北方水危机的唯一出路,南水北调是又一个必然失败的工程治水样板。

一段分析后,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并分析了北民南移的可能性:

解决华北水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允许、鼓励北民南移,同时通过节水灌溉与水土保持项目让华北生态环境修养生息,恢复自然供水平衡。

北民南移仅仅是因势利导,无需强迫。目前华北各省至少有数千万人已经南下就业,其中大部分从事工业生产,允许他们在就业地落户,并允许他们接取家属一并落户(预计家属随迁也会有数千万人),显然可以更高效地就近利用南方的水资源,减轻北方的水需求。

北民南移可以让华北环境休养生息造血复原,南水北调则是劣质低效输血,利弊不难对比。如果说北民南移增加了南方的用水量,那么通过南水北调给这些移民用水耗水更多,因为很大一部分水消耗于运输途中,所调的水同样取自南方,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调水,利用效率却低得多。

此外其还提到这样一个情况:

1997年,笔者在北京大学求学时,获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社科院、中科院等院校的一些学者早就在研究用“北民南移”方案替代“南水北调”工程,研究表明仅仅是有限度的定向放开户籍限制(当时还没有人公开提出完全放开户籍限制),允许部分华北人口南迁就业定居,不花国家一分钱安置费,就可以比南水北调更好地解决华北水危机。这些学者的核心建议就是“北民南移高效利用南方水资源,减轻华北人口压力,重建华北水平衡”。可惜与计划生育研究一样,这个课题的潜规则也是“研究无禁区,表达有纪律”,学者们的研究不能发表,申请不到研究经费,甚至连小规模的研讨会都不能召开,只能私下个别讨论。后来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开工(南水北调部分工程在正式决策前已经开工),很多学者抱着“成事不说”的态度,不再参与替代方案研究。

目前公开发布的南水北调工程官方文件详细描述了调水工程的美好前景,但是没有任何“替代方案”研究内容。公众获得的信息是“南水北调工程利国利民刻不容缓”。

其还呼吁: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北民南移虽然没有被采纳为南水北调的替代方案,但是它也可以单独推行,作为缓解华北水危机的保底方案。

王鑫海

以此来看,王鑫海提出通过“北民南移”来治理雾霾,并非一时脑热的惊人言论,说是成熟的思考也不过分。但不被网友所接受,根源是没对症下药,雾霾归根到底是环境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无论是实施汽车限购、单双号限行,还是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或调整产业结构去重型化,都是“有的放矢”的有效做法,也是成本更小的解决方案。反倒是大规模的北民南移,费时费力且更易引发南北矛盾。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大部分是战争所致,因外部矛盾大于内部矛盾,大规模纠纷才未爆发,但在和平年代,王教授真的觉得写几篇笔杆文章、开放户籍制度,政府就能不花一分安置费,便可以让北方人大规模迁移到南方?难道不用考虑当地的环境承载力?不用考虑南北气候差异及文化差异?北民拒绝南真的就只是被户籍所限?

而数据也表明,南方的人口已经远远高于北方。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IS进行的精确计算表明,按胡焕庸线(我国人口分界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

以此来看,标本兼治,推广环保生活理念才是上策,砖家也不要再说什么炸山治霾、北民南移来刷存在感了。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