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舞者范东凯
范东凯,1962年出生于福建福安,现任新加坡人民协会艺术总监,国际著名编导。 1980年,从福建省艺校舞蹈专业毕业,任省歌舞剧院歌舞团舞蹈演员。1985年,考入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编导系首届本科班,毕业作品、舞蹈诗《长城》成为中国现代舞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1991年,他为当年“桃李杯”大赛创作的9个舞蹈节目全部获奖,传为佳话。 1992年赴新加坡从事艺术指导和艺术教育工作,2000年成为“新春妆艺大游行”艺术总监至今。 范东凯的舞蹈创作,强调在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的舞蹈语汇基础上,结合现代舞和多元文化的潮流元素发展创造,其代表作还有《北风吹》《霓裳羽衣舞》《都市印象》《秋思》等。 一袭黑衣,轻装简行,范东凯这趟“回娘家”和以往任何一次回国“淘宝”一样,低调不声张。对普通观众来说,他远不如他的同窗陈维亚“知名”。但范东凯“笑纳”这种差距,他说,“我有机会为一个和谐的平台服务,很平衡、很满足”。 在海外的这20年,范东凯的艺术舞台已不止于舞蹈。采访中,他反复提到“要让传统的东西绽放新的光彩,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正是多元文化的浸润与思考,给了他这份责任和勇气。 总能成为“第一个” 1975年,国内艺术院校恢复招生,在报考福建省艺校的大军中,范东凯成为首批幸运儿。刚读初一的他大概没有想过,自己后来还能屡屡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十年之后,23岁的范东凯已经在福建省歌舞剧院跳了5年舞。这个年纪的舞蹈演员正处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何况他是团里的台柱。就在一年前,他参演的男子双人舞《命运》在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汇演中捧回金奖,改变了福建舞蹈“传统弱省”的印象。“观众爆满,连边条幕旁都挤满了人。上海、浙江这些强队比完了舍不得走,围在舞台前面看我们跳。当时没人跳男子双人舞,而且我们还设计了不少新动作。” 当北京舞蹈学院计划招收首届舞蹈编导系本科班的消息传来,范东凯有了想法,“我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去”。 备考的日子,他每天就着古龙牌方便面和菜心罐头,宅在那间6平方米的“炮楼”里。那是一座类似碉堡的老房子,也只有独舞演员才能“享受”这样的单间。“那屋子没有瓦片,顶上盖着油毛毡,砖墙也没有砌灰,冬天湿冷的啊!”回忆峥嵘岁月,范东凯既激情澎湃又唏嘘不已。 “妆艺”带来新人生 与新加坡“新春妆艺大游行”的结缘是在1992年,那是范东凯的人生“第n次”站在岔路口。 彼时,范东凯在国内已经凭借毕业作品《长城》声名鹊起,这个带着交响乐结构的群舞,是中国现代舞界第一次提出“舞蹈诗”的概念。1991年“桃李杯”,他为参赛学子一口气编排了《北风吹》《秋思》《瞬间》《山地舞》《斩荆堂》等九个节目,横跨古典芭蕾、现代芭蕾、中国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多个类型。评比结果,九个节目的演员全部获奖。《人民日报》有篇特写《一个和九个》,说的就是他一个人编舞做出九个获奖节目。 不过,范东凯承认,自己当时“是有些不平衡的”。凭借《北风吹》获得金奖、日后成为著名舞剧演员的山翀,获得的奖金是3000元,而作为编舞,范东凯9个节目一共拿到的辅助奖不过三百来块。他感到,似乎编舞的工作没被认可。“每个月自己最害怕的事就是拿工资。”范东凯说。 而在新加坡短暂居留的几个月里,他接触到新加坡舞蹈剧场、人民协会、福建会馆舞蹈团等艺术团体。他发现,编舞者的价值有发挥空间。1993年,他开始为妆艺大游行的节目做编导,渐渐融入这个多元民族文化的“大熔炉”。 多元碰撞 传统出新 “新加坡是东西文化的交集点,哪怕同为华人面孔,文化背景都不一样。”范东凯说,这样一来,新加坡社会非常强调融合与和谐,“妆艺”40年的演进正是这种努力的体现。 尤其是他亲身参与的20年,“妆艺”已不仅仅是街头狂欢节。从华埠辗转乌节路商业区,马来、印度等族群和外国表演团的加入,都将这个文化融合的平台构筑得更加宽广。最让他自豪的一点是,这种和谐,不是“主流”与“非主流”的彰显,而是各自文化精华的分享。 为了扮靓“妆艺”、推陈出新,范东凯特别倡导不同艺术形式的碰撞。嘻哈节奏的舞龙舞狮、饶舌音乐伴奏京剧、马来乐器弹唱福建民歌……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新,都源自他对赋予传统艺术尤其民间技艺崭新面孔的渴望。 “明年我们计划打造一场‘雪中火’,在热带都市喷洒人造雪,同时布置两千多个火点。想象一下吧,360米长的f1赛道都是舞台。第一场《正气歌》,400名剑士在雪与火的交融中,大开大阖……哇呀呀呀,那阵势,一定没得说!”说到激动处,范东凯情不自禁地来了个京剧里武将的亮相,他怒睁双眼,仿佛自己就是舞台上的一员。 离开20多年,这是他第一次与“娘家”合作。 紧张的录音间隙,范东凯携妻子回了趟福安看望父母,两个人只有一个背包。 本报记者 杨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