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行政服务提速增效:一份负面清单 倒逼转型升级
既减材料又减环节 企业“两证”抵押 贷款压缩空档期 事实上,行政审批之于企业办事,不仅在于时间,也在于精力。 减少时间成本的难题,通过压缩办理时限得到了解决,想方设法为企业节约精力也紧跟着频出措施。“最突出一项就是减材料。”李德雄说,经过改革,烦琐和重复的材料一律清理和取消,很多事项原本需要10份甚至更多材料,压减后仅需3份材料。企业办事人员感慨:“以前跑材料要先列个单,现在凭记忆就可以掌握需要的材料。” 还有更多企业,为“两证”抵押登记优化服务这一创新举措叫好。据悉,在去年以来的大背景下,不少中小微企业通过“两证”抵押获取贷款,缓解资金链紧张。针对企业登记时间要求急、融资难等实际,市行政服务中心对我市传统支柱产业企业“两证”抵押登记服务进行优化。土地证抵押融资时限和房产证续贷或无间贷抵押登记时限,均从原先的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这样的快速办理,让原先赶不及时间“过桥”的企业,减少了抵押贷款“空档期”,以正常的融资方式替代借高利贷“饮鸩止渴”。2015年,共办理“两证”抵押登记10659件,涉及金额超过百亿元。 相关新闻 4.6亿元财政资金撬动540亿元“过桥”转贷 2015年以来,服务全市转型发展大局,金融部门多方采取扩大信贷增量、设立应急保障周转资金、“一企一策”帮扶困难企业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其中,仅设立应急保障周转资金一项,以4.6亿元的财政出资,2015年撬动540.76亿元“过桥”转贷资金。 周转金一年造福企业近3000家 要发展,要转型,需要新的资金血液。因此,扩大信贷增量意义重大。据市金融局副局长黄培群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市贷款余额5429.17亿元,同比增长10.13%,比年初增加499.34亿元。特别是其中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幅高达20.55%。 总量扩增的基础上,科学高效解决企业转贷压力同样是亮点之作。按照金融业惯例,企业在贷款到期后需先把钱归还银行,才能获得新的信贷支持。而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不少企业因而需要借助民间融资“过桥”。为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我市早在2014年就设立了应急保障周转资金,14.29亿元的资金盘子中,财政仅出资4.6亿元,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出资9.69亿元。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共为2947家企业提供了“过桥”转贷服务,累计转贷金额达到540.76亿元,杠杆效应超过37倍,而如果单从财政出资衡量,更是高达117.5倍。 此外,针对困难企业,市、县两级金融部门还“一企一策”帮扶,以延长贷款期限、调整信贷品种、调整付息方式等,对症帮扶。 20亿元基金将投向重点扶持产业 为加强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服务支持,金融局和人行泉州支行去年5月共同出台八条措施。这些措施具体包括降息、合理评估抵质押物价值、提高信贷审批效率等,目的就是建立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紧接着,去年7月,金融、人行和银监三部门又出台《关于开展买方信贷和设备按揭业务的指导意见》。智能制造等产业不仅得到重点信贷支持,也可以获得买方信贷和设备按揭业务的增信服务。换句话说,就是“旗帜鲜明”地鼓励“数控一代”、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除了给力的政策,真金白银同样通过金融投资的方式,用于引导产业未来走向。根据去年9月出台的《泉州市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方案》,市政府将设立泉州市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黄培群说,基金中的20%由财政出资,将充分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整个基金投资于我市具有发展前景、市场潜力、竞争优势的相关产业、项目或平台,重点支持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自主创新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园区及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等,加快全市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除了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母基金外,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兼并重组投资基金、城市发展基金等子基金也在积极筹建中。 □本报记者 孙灿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