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0万户大关 蝉联全省首位
泉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再结硕果—— 市场主体总量 蝉联全省首位 泉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已经近两年,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改革红利凸显。新年伊始,改革再结硕果——截至2016年1月13日,泉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0万户大关,达500821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三成,蝉联全省首位。 其中,内资企业(含私营)138458户,同比增长近30.5%;个体工商户352187户,同比增长约30%;农民专业合作社3989户,同比增长18.8%。外商投资市场主体6187户,同比增长3.6%。 □本报记者 郭雅莹 通讯员 苏晓晖 彭健锋 黄云龙 经济细胞保持活跃—— 新增市场主体近20万户 自2014年初泉州启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先后推行了“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多项改革措施,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降低了创业成本,两年来,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将近20万户,带动就业近40万人。 “我们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措施和不断深入的简政放权,为企业家‘松绑’,助创业者‘立足’,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让泉州的经济细胞继续保持活跃。”市工商局行政审核审批科科长王芳说:“不仅如此,去年年底,我们开始为新设企业发放电子营业执照,进一步方便了企业办理后续相关申请登记。” “互联网+”改革—— 集群注册助力“泉州购”平台 除了实体经济外,泉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同样触及电子商务。去年6月,泉州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登记改革,依托网商(虚拟)产业园,让没有营业场所和资金的电子商务创业者也有了“身份证”。 “在产业园的中心园区内,已经有超过1600家电子商务主体巢聚于此,种类涵盖鞋服、食品、科技创新、服务等行业领域,而政策效应很快辐射到各县(市、区)。”市工商局检查支队支队长李俊概告诉记者,目前开发区、石狮、南安、安溪、德化5个网商(虚拟)产业园分园区已相继成立,依托集群注册等改革措施和各园区,泉州还将进一步建设“泉州购”平台,真正将改革红利融入“互联网+”,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改革新政不断—— 简易注销加快市场“新陈代谢” 面对新形势,改革的脚步不曾停歇。今年,泉州在推出企业年报、市场主体抽查等措施的基础上,再次于全省率先启动简易注销登记制度改革,把改革的触角从最初的市场准入环节一直延伸到市场退出的终端环节。 “在全民创业热情高涨的当下,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制度,将在加快市场新陈代谢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工商局局长陈开基说,“改革之路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工商部门的领导下,继续加强调查研究,以严谨务实的态度精心谋划,让泉州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果持续深化,进一步方便企业、活跃经济,促进泉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