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20160120期六集纪录片《敦煌画派》第二集《美术诗经》
探索发现20160120期 1935年秋天,塞纳河边小书摊上的一本《敦煌石窟图录》让留法画家常书鸿深感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1500年前的敦煌就有足以和西方现代艺术相抗衡的美术作品。当时已在巴黎画坛崭露头角的常书鸿毅然回国,在沙漠中守望敦煌五十年。他要把敦煌艺术宝藏挖掘出来,展示出去,让中国画家重新发现传统,认识到中国艺术的精华在敦煌。
在常书鸿的感召下,从抗战前后到解放初期,一批又一批内地美术院校毕业的年轻画家抵达莫高窟,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李其琼、万庚育……这些怀抱理想的热血青年钻进冰冷的洞窟面壁临摹,体味1000年前敦煌画工的虔诚与执着。他们无一例外都放弃了原本更有前途的创作之路,在荒凉冷寂的莫高窟,几十年如一日,不卖画,不挣钱,青灯孤影,甘守清贫,终其一生面壁临摹,虽九死其犹未悔。经过几代艺术家70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累计完成了敦煌壁画临摹作品2000多幅,整体临摹洞窟13个,形成了敦煌画派完整的临摹传承体系。
浸透了几代守望者心血与汗水的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对中国美术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七十多年来,数百万中外观众通过这些临摹品了解了敦煌艺术,常书鸿先生以敦煌艺术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