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高峰村:“石头村”的生态旅游变形记(图)
远眺高峰村
东南网9月27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高峰真是好,种花又种草;自从做旅游,人人不糊涂;拆旧建别墅,户户开店铺;家家有客源,天天像过年。” 这是今日高峰村真实面貌的写照。 高峰村是建宁生态旅游第一村,位于建宁县东部,地处有“八闽第一峰”之称的金铙山脚下。过去,由于交通闭塞,土地贫乏,田里还“长满”了石头,这让高峰村成了建宁第一贫困村。 2006年开始,高峰村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发旅游,几年过去了,这座贫困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也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高峰村的田里长满了大石头 落地都是石头 曾是建宁第一贫困村 25日,记者来到了距建宁县城只有8公里的高峰村。沿着盘旋的水泥路驱车前行,一路上人烟稀少,四面环山。大概过了20分钟,车就到了高峰村,只见各种形态的石头躺在田间地头。 “这条路是后来修的,以前进村很麻烦。”高峰村村主任聂小周介绍说,高峰村原有7个自然村散居在金饶山海拔800米—1000米的山腰上,由于没有公路,交通不方便,生活条件极其艰难,村民几乎过着原始山寨的生活。 “由于生活所迫,80年代村民陆续下迁,特别是在闽江源列入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所有村民全部下迁到水垅,就是现在高峰村的所在地。”高峰村第一书记黄林春指着高峰村原自然村分布图说。 村民下迁后,交通得到了改善,但是人均耕地减少到不足0.6亩。山地面积也由原来的2.155万亩减少到0.3万亩,高峰仍然是建宁的第一贫困村。由于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和山地减少了,加上现有的耕地地力条件差,高峰人只能靠一点微薄的农业收入和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 现在的高峰村一共有173户700多人。村民林贵龙1983年从金饶山上搬到了水垅,盖起了土木房子。“村里土地贫瘠,石头又多,只能种一般的稻子,不能机械化操作,只能用耙子来挖,用牛来耕。”村民林贵龙说,过去村民都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而村里的年轻人都跑去石狮、晋江一带打工。 黄林春还给记者念起了一条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描绘了高峰村当时的现状:“高峰是好是好,四季缺粮草,耕地少又小,光长石宝宝,鸡鸭牛狗猪,没事到处溜,房子破又黑,垃圾随处堆,夏天污水流,冬天冰上游。” 村民将旧屋改造成森林人家 发展旅游 农民吃上了“旅游饭” “虽然高峰村很穷,但旅游资源却很丰富,空气新鲜,景观不错。”黄林春曾是建宁旅游局局长,他了解发现,水垅是一个大峡谷,因历史上一次地壳运动引起泥石流堆积而成,是典型的石蛋群地貌,村后有一条千年古驿道,旧为建宁出县的一条主要通道,村旁有一条清幽的峡谷,峡谷内水质清澈,落差大。 2006年黄林春决定将高峰村开发成生态旅游景点,在他的策划下,高峰村陆续开发了漂流景区、古道景区,在村中修建了吉祥小径和农家乐等。黄林春还借鉴qq农场,把在路边的10多亩土地,分割成若干块,游客可以租赁下来,体验劳作的乐趣。 村里做起了旅游,拉动了当地的内需,这让高峰村村民们获益不少。黄林春说,有近百名村民从事着与乡村旅游相关的餐饮、种养、运输等行业,“村民种的菜和养的鸡都可以拿出来卖,目前村里有30多名男村民在飘流景区做护漂员,而女的主要在农家乐里帮忙,还有在景点从事解说等,村民40%上的收入靠旅游”。 林贵龙也在景区里做了管理工作,还承包了100多亩的毛竹,一年收入就有三四万,他的两个儿子则在当地做起了运输。聂小周的爱人在村里负责旅游接待,孩子成了公司的售票员。不少村民还由庄稼汉摇身变成小老板。村民林春华利用屋后的一片“巨石阵”,修建了人行步道,并在周边种上了毛竹,搭建了凉亭和秋千架,供游客游玩。 此外,当地政府部门还对村里的农作物进行了调整,从单一种植单季晚稻调整为烟、稻、菌、莲等多种产业并重发展,并在房前屋后引导农户推广种植一些名贵树木,在景区的公路沿线农田推广种植优质建莲100多亩,在高峰村的农家乐周边的10多个池塘引种花莲、睡莲等多个观赏品种。 “村里开发旅游后,村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2006年之前人均收入只有2千多,现在已经达到8千多了。”林贵龙高兴地说,高峰村旅游产业开发让村民过上了小康的日子。 据了解,2006年以来高峰村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多万元,“散客占了70%,周边的旅行社还会带团来游玩,甚至有境外的游客慕名到此。”黄林春说,向莆铁路开通后,将会有更多的外地游客涌进高峰村。 高峰村建成的农家别墅 百户村民进入旅游产业 “要富就富一片” 25日,记者在高峰村看到,一排琉璃瓦屋顶白色的别墅格外醒目。在高峰村,新房建设和旅游规划进行了完美结合,让新农村建设本身成为旅游的吸引物之一。 黄林春表示,高峰村将用三年时间,投资5千多万元,建设农家宾馆48家,旅游购物街一条共商铺18间,农家乐(森林人家)26家,建设花卉观赏基地120亩,旅游停车场一个,农事体验基地50亩等一批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 “建好一栋新房子,开发一项好产业,成就一个小老板,闯出一条致富路。” 黄林春说,要让高峰村的百户村民进入到旅游产业,要富就富一大片,而不只是富个别人。林贵龙2010年投入了40万元用于建新房,村里补助了2万元,去年年底搬进了新房,“总共三层,下面两层主要自己住,最后一层是作为宾馆,接待游客”。 黄林春说,将通过三年的时间将高峰村打造成城市居民农耕体验,体闲观赏的好地方,城市老人避暑度夏、养老健身的好去处,城市小孩劳动锻炼、素质教育的好场所,“实现旅游年纯收入767万元,平均每人年旅游收入为1.0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