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2》:好莱坞视角下的东方武侠世界
纳兰惊梦/文 昔日《卧虎藏龙》横空出世,如痴如花的美景和眼花缭乱的打斗让西方世界第一次见识到了中国武侠的魅力。最终囊括的金球奖和奥斯卡双最佳外语片的殊荣,亦是最高的礼赞。剖析《卧虎藏龙》征服西方世界的利器,不仅在于凭借更在于电影中莎士比亚式的对白、对于人文内涵的深沉思索打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任督二脉,更在于它以最恰当的方式让西方世界理解和接受这种中国元素的展示,并且品咂出全新的味道来。
暌违多年的《卧虎藏龙2》从立项之初从种种细节中便透露出更加西化的讯号——全程于新西兰取景,演员对白皆是以英语念词(国内上映的版本都是后期配音)。虽然从整个故事来看同样是根据王度庐的原著小说改编,剧情也延续了前作的人物设定,但无论是主角俞秀莲、孟思昭,还是护剑小分队中的配角们,他们的台词对白,价值观取舍都更接近中世纪欧洲游侠精神。如此大胆激进的演变,很大程度上根源编剧约翰·福斯克的西方视角。这个同样担任过《功夫之王》的编剧,还导演过Netflix巨制网剧《马可·波罗》的老外,站在异域文化维度解读武侠故事,自然就多了份混搭的异化。
有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当初《卧虎藏龙》被归纳的类型为“武侠、哲学、爱情”,到了《卧虎藏龙2》中,“哲学”被悄然抹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古装、动作、剧情”。这也意味着在续集中武打动作场景得到了强化与升华——谁让导演是有着“第一武指”的袁和平呢?三部《黑客帝国》、两部《杀死比尔》使得袁八爷的威望在好莱坞眼中简直有妙手回春的奇效,似是多平庸的片子经过他的武术设计都能换发新彩。作为一部武侠片,《卧虎藏龙2》在动作场面上布置之精巧,想象力之瑰丽令人赞叹。无论是书房盗剑的近身搏斗,还是冰湖大战的飘逸缠斗,亦或者是高塔决战中的大开大阖,每一场打戏都结合了写意与写实的打斗风格和武术招数。尤其是冰湖茬架那一场武戏,对于冰面等自然条件利用的想象力令人赞叹。比起当下许多影视作品中鬼畜式的套招,《卧虎藏龙2》中的设计无疑是教科书级的。干净利落的动作,行云流水般的招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武侠世界。
相较于精致的武术场景,袁和平在铺陈故事意境和塑造人物精魂个性上的功力确实和自己的武术功底差的太远。无论是夺青冥宝剑一统武林,还是魏方雪瓶的身世故事都过于直白浅显和套路化,至于结尾处对江湖道义的说辞,与李安曾经描绘出充满中国古典传统美学和情感理念的成人童话世界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作为一部标准化的好莱坞式动作片,《卧虎藏龙2》还是值得作为2月份走进电影院时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