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原因 纵然崇祯皇帝与天奋斗 却也无力回天
历史上明朝的灭亡,有着太多不可逆转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大多数都不是靠人力可以扭转过来的。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位十七年,朝惕夕乾,宵衣旰食,可谓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勤勉之君。在明朝的十六个皇帝之中,大多数都是碌碌无为昏庸懒惰的皇帝,崇祯之前的好几任皇帝,不是二三十年不上朝,就是被别的兴趣爱好所驱使从不过问朝政。他是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之外最勤政的明朝皇帝。尽管他在位期间对明朝的衰亡试图做最大限度的补救,但终归只能算是尽人事,听天命了。遗憾的是,崇祯皇帝纵然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无法逃得过天意对明王朝的审判。
1、天灾人祸,明朝的灭亡靠人力难以逆转 我们首先来说说明朝灭亡的不可逆转的因素。明朝从万历后期开始进入小冰河时期,全中国的平均气温在逐年下降。这一气候因素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农作物的大幅减产。我们知道明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全中国的经济基本上依赖以各州府县农村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明朝到了万历后期,一个最大的社会矛盾就是土地兼并。民间大部分农民的土地因为各种原因被J卖给了地主士绅,或者被当做皇家财产赏赐给各个藩王。土地的剧烈兼并导致了晚明大量自耕农失去土地,变成了靠依赖给地主种地的佃农。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家无余粮,靠给地主家打工也只能勉强糊口。一旦遇上了荒年,这些可怜的佃农就只能过上朝不保夕的生活了。从万历后期开始,因为气候原因导致的旱涝灾害接连不断,发生饥荒的地区几乎都有农民暴乱的身影。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的最后一刻。据《明史》记载,崇祯七年,河南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一位进京述职的御史在路过河南之时,记录下了沿途所见所闻: “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庚午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 陕西巡按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中更是记录到了因为饥荒导致的人食人的恐怖场景:“崇祯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弃孩,盈河塞路。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 这些由小冰河期而引起的灾荒段非人力所能解决。以中国幅员之大,面积之广,灾荒之事似乎不算罕见之事。但是晚明时期的灾荒却是全国性的,持续性的。农民因为贫穷家无余粮,再加上朝政的腐败,救援物资供不应求,明末的农民起义就好比泄了堤的洪水,一旦泛滥便一发不可收拾。
2、明末士风低下,官场一片黑暗,几无净土 除了无法避免的天灾之外,明朝政府的低能与黑暗也彻底在崇祯当政之时彻底暴漏了出来。晚明的士风可谓低落到了极点,这一点与明朝政治格局关系的失衡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天启皇帝在位之时,朝中以两大政治派系为支柱,分别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和以江南士大夫、富商士绅为主的东林党。两党互为世仇,却也共同为政,共同牵制对方,能够达到一种权利互治的平衡,而不至于使朝政被任意一方独揽而达到擅权,乱政。故而天启年间,朝廷尚且有勉强够用的税收,财政上支付得开,遇到荒年尚能救济,人民尚且能够温饱,军士尚且能够发饷。可是到了崇祯皇帝即位以后,这种政治平衡的局面瞬间就被打破。魏忠贤被发配到安徽凤阳守陵,后被崇祯赐死。阉党彻底倒台,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僚们失去了可以制约他们的政治力量,手揽大权。很快,东林党那些伪君子就彻底暴漏了他们的真面目。他们不顾国家的财政困难,一心只顾自己的利益,诱使崇祯废除了江南士绅和富商的工商税收,使得朝廷的收入大大减少,少到了无力供应辽东的战争和剿灭农民军的战争。崇祯无奈之下只能加征农民的税收,结果只能是越征农民越穷,越穷就造反的越多。
3、明朝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奸臣误国,使崇祯丧失了南迁的机会 1644年元月,李自成在陕西西安称帝。此刻的中国北方领土已经大半都不再受到北京的明王朝控制了。但是江南地区尚有半壁江山。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在这个时候果断选择南迁,依着长江天堑,未必不能与李自成周旋。可是崇祯到死都没能走掉,只能任由李自成一路攻打到北京,坐以待毙。其中的原因在于,当时朝中的大臣竟没有一个能主动规劝崇祯南迁,内阁首辅陈演甚至还落井下石,要挟崇祯留在北京与李自成决一死战。这明摆着是让崇祯皇帝留在北京给明朝殉葬嘛。唯一一个冒死提出南迁的左中允李明睿,还被那些装作“铮铮铁骨”绝不逃跑的内阁大臣羞辱训斥。在晚明政坛上,真心谋国之士无处发挥,崇祯皇帝完全被那些蛀虫败类给孤立了,他作为一个皇帝,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对中央朝廷的控制权,成为被困在紫禁城里永远也出不来的牺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