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36565257650569483/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在历经十余年准备之后,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明成祖朱棣的这一举动,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现代。那么,对于明朝来说,朱棣迁都的举动是好是坏呢?其实好坏两个方面因素均有,且听我细细道来。
好的方面:战略重心北移,有利于北部边防
自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后,历经宋元两代,北京一带已有约430年不受汉族政权控制。而自靖康之难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控制。虽然明朝取元而代之,且北元已经彻底灭亡和分裂,但有了宋朝的灭亡教训,谁也不敢再轻视北方草原,尤其是自永乐六年以来鞑靼和瓦剌的再度崛起。
永乐六年(1408年),元顺帝的曾孙本雅失里在鞑靼称汗,并对明朝采取强硬态度,更是于次年杀死明朝使节郭骥,明成祖朱棣派大将丘福率军10万北征,结果遭遇全军覆没。虽说朱棣在永乐八年(1410年)亲自率军击败了鞑靼,本雅失里也被瓦剌所杀,但也使朱棣重新开始重视北部边防。
实际上,明成祖朱棣时期的北部边防,比起明朝初期已经有所弱化,这源于两个重要原因,且全部和朱棣本人有关:
△大宁卫示意图
1、大宁卫的丧失。明成祖朱棣靖难之时,为了应对朝廷大军,曾收编了宁王朱权麾下精锐的蒙古骑兵“朵颜三卫”,而明成祖给对方的条件便是将大宁卫地区赐给对方。结果导致北京北部的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大窟窿,尤其是朵颜三卫此后时判时附的态度,导致燕云要地由此开始直接面对蒙古骑兵的威胁。
2、北部藩王南迁。朱棣虽因削藩而起兵,但其继位之后同样对各地藩王极为忌惮,同样采取了削藩政策,只是没有朱允炆手段那么强硬罢了。朱元璋立国之后,为了应对北元残余,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的便是藩王戍边,朱棣自己便是其中之一,而更为重要的便是长城以外的五位藩王,即大宁的宁王、宣府的谷王、开原的韩王、广宁的辽王和沈阳的申王,这些王爷不仅手握重兵,且在塞外拥有极为深厚的根基,这才铸造了大明坚固的北部防线,而朱棣即位后却将这五位王爷全部牵走,直接导致北部边防空虚。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都城的选择都涉及到一个统治半径的问题,而京师北移无疑对加强北部边防是个利好。永乐迁都后,战略重心的北移,进一步加强了明朝对华北和辽东地区的掌控,再加上都城距离边防很近,朝廷可以有效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游牧民族的南侵,例如朱棣五次北征、京营规模扩大,又如九边重镇的建立,以及土木堡之变后的北京保卫战等等,这使得明朝不必像西晋和北宋那样放弃北方。
不利方面:南方战略地位下降,京师威胁上升
凡事有利有弊,朱棣的迁都同样如此,而其最为致命的影响有两点,一是南方战略地位的下降,二是京师遭受攻击的可能性上升。
1、南方战略地位下降。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古代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历朝历代的都城都牵扯到一个统治半径的问题。虽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依然是明朝的陪都,但战略重心北移之后,南方战略地位的下降已成必然趋势。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南方卫所制的崩溃速度,到明朝末期,卫所制已经崩坏的无以复加,明朝空有规模庞大的军队编制,却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而这种战略重心的下降,在明朝中后期倭寇问题的持续恶化,且迟迟无法解决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2、京师遭受威胁上升。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虽然使得大明北方边防建设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反而使得北方防线向内收缩的同时也在向北京集中,反而破坏了明太祖时北方边防的均衡配置,尤其是在明宣宗放弃开平等三卫之后,导致长城以外的明军再无据点,北京两翼开始彻底暴露,且失去了战略纵深,使得京师长期处于外敌的直接威胁之下,而这也是明中期鞑靼在大漠、明后期女真在辽东坐大的重要肇因。正如《读史方舆纪要》所载 “都燕京而弃大宁、弃开平,视辽左如秦越,是自剪羽翼,而批其股肱也,欲求安全无患,其可得乎!”
△明宣宗朱瞻基
此外,辽东藩王的内迁,也使得辽东汉人数量持续下降,虽然明成祖朱棣曾向辽东迁移人口,但由于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一情况并未得到好转,这是明朝经略辽东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明朝军队战斗力尚为强悍的时期,这一弊端还不足以致命,但随着明军战斗力的下降,这一问题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覆灭。
终上所述,朱棣迁都北京可以说是有利有弊,有利的是明朝北部边防建设得到极大加强,这一定程度确保了明朝长期的北部稳定,弊端则是南方战略地位的下降和京师威胁程度的上升,这个问题在明朝末期被全方位放大,并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在历经十余年准备之后,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明成祖朱棣的这一举动,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现代。那么,对于明朝来说,朱棣迁都的举动是好是坏呢?其实好坏两个方面因素均有,且听我细细道来。
好的方面:战略重心北移,有利于北部边防
自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后,历经宋元两代,北京一带已有约430年不受汉族政权控制。而自靖康之难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控制。虽然明朝取元而代之,且北元已经彻底灭亡和分裂,但有了宋朝的灭亡教训,谁也不敢再轻视北方草原,尤其是自永乐六年以来鞑靼和瓦剌的再度崛起。
永乐六年(1408年),元顺帝的曾孙本雅失里在鞑靼称汗,并对明朝采取强硬态度,更是于次年杀死明朝使节郭骥,明成祖朱棣派大将丘福率军10万北征,结果遭遇全军覆没。虽说朱棣在永乐八年(1410年)亲自率军击败了鞑靼,本雅失里也被瓦剌所杀,但也使朱棣重新开始重视北部边防。
实际上,明成祖朱棣时期的北部边防,比起明朝初期已经有所弱化,这源于两个重要原因,且全部和朱棣本人有关:
△大宁卫示意图
1、大宁卫的丧失。明成祖朱棣靖难之时,为了应对朝廷大军,曾收编了宁王朱权麾下精锐的蒙古骑兵“朵颜三卫”,而明成祖给对方的条件便是将大宁卫地区赐给对方。结果导致北京北部的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大窟窿,尤其是朵颜三卫此后时判时附的态度,导致燕云要地由此开始直接面对蒙古骑兵的威胁。
2、北部藩王南迁。朱棣虽因削藩而起兵,但其继位之后同样对各地藩王极为忌惮,同样采取了削藩政策,只是没有朱允炆手段那么强硬罢了。朱元璋立国之后,为了应对北元残余,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的便是藩王戍边,朱棣自己便是其中之一,而更为重要的便是长城以外的五位藩王,即大宁的宁王、宣府的谷王、开原的韩王、广宁的辽王和沈阳的申王,这些王爷不仅手握重兵,且在塞外拥有极为深厚的根基,这才铸造了大明坚固的北部防线,而朱棣即位后却将这五位王爷全部牵走,直接导致北部边防空虚。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都城的选择都涉及到一个统治半径的问题,而京师北移无疑对加强北部边防是个利好。永乐迁都后,战略重心的北移,进一步加强了明朝对华北和辽东地区的掌控,再加上都城距离边防很近,朝廷可以有效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游牧民族的南侵,例如朱棣五次北征、京营规模扩大,又如九边重镇的建立,以及土木堡之变后的北京保卫战等等,这使得明朝不必像西晋和北宋那样放弃北方。
不利方面:南方战略地位下降,京师威胁上升
凡事有利有弊,朱棣的迁都同样如此,而其最为致命的影响有两点,一是南方战略地位的下降,二是京师遭受攻击的可能性上升。
1、南方战略地位下降。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古代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历朝历代的都城都牵扯到一个统治半径的问题。虽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依然是明朝的陪都,但战略重心北移之后,南方战略地位的下降已成必然趋势。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南方卫所制的崩溃速度,到明朝末期,卫所制已经崩坏的无以复加,明朝空有规模庞大的军队编制,却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而这种战略重心的下降,在明朝中后期倭寇问题的持续恶化,且迟迟无法解决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2、京师遭受威胁上升。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虽然使得大明北方边防建设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反而使得北方防线向内收缩的同时也在向北京集中,反而破坏了明太祖时北方边防的均衡配置,尤其是在明宣宗放弃开平等三卫之后,导致长城以外的明军再无据点,北京两翼开始彻底暴露,且失去了战略纵深,使得京师长期处于外敌的直接威胁之下,而这也是明中期鞑靼在大漠、明后期女真在辽东坐大的重要肇因。正如《读史方舆纪要》所载 “都燕京而弃大宁、弃开平,视辽左如秦越,是自剪羽翼,而批其股肱也,欲求安全无患,其可得乎!”
△明宣宗朱瞻基
此外,辽东藩王的内迁,也使得辽东汉人数量持续下降,虽然明成祖朱棣曾向辽东迁移人口,但由于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一情况并未得到好转,这是明朝经略辽东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明朝军队战斗力尚为强悍的时期,这一弊端还不足以致命,但随着明军战斗力的下降,这一问题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覆灭。
终上所述,朱棣迁都北京可以说是有利有弊,有利的是明朝北部边防建设得到极大加强,这一定程度确保了明朝长期的北部稳定,弊端则是南方战略地位的下降和京师威胁程度的上升,这个问题在明朝末期被全方位放大,并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