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最信任的大将李景隆,为什么会成为朱棣的大功臣?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61058346100326664/

1条回答
简书 关注
2019-11-20 12:27:32

李景隆乃是明朝开国功臣、曹国公李文忠之子,而李文忠则是朱元璋的外甥,因此李景隆不仅与朱允炆是同辈人,而且也算是亲戚,关系本就是亲近,再加上李景隆在削藩时有捉拿周王朱橚之功,因而深受建文帝朱允炆信任。却没想到,这位深受他信任的亲戚,却成为了“靖难之役”中朱允炆的最大罪臣、朱棣的大功臣。

统率五十万大军攻打北平,因抢功错失良机后又遭遇惨败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靖难之役”爆发。建文帝朱允炆先是派老将耿炳文率军平叛,结果在滹沱河遭遇战败。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朱允炆遂以曹国公李景隆取代耿炳文,统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并亲自在江边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便宜行事”之权。

△朱允炆

在李景隆统率大军北上的同时,江阴侯吴高也从辽东率兵攻打永平,朱棣逐以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则亲率大军救援永平。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去了永平,立即于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统帅大军直取北平。

凭借军力优势,李景隆对北平城展开围攻,朱高炽则严密部署、拼死守卫,结果由于李景隆指挥失当,双方始终处于胶着状态。后来,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一度攻破张掖门,结果李景隆由于贪功令翟能守住城门等待大军一起进攻,结果朱高炽率军击退翟能,并派人在城墙上浇水,冰封城墙,南军就此错失良机,而这则是整个“靖难之役”中南军最接近胜利的一次。

△朱棣

天寒地冻之下南军进攻受阻,朱棣则趁机奇袭大宁,收编了宁王麾下包括朵颜三卫在内的所有军队,顿时实力大涨。十一月初五,燕军杀回河北,攻打李景隆设在郑坝村的大营,连破南军七营,李景隆大败之下一路逃回德州,南军丧师十余万人。

统率六十万大军再次惨败,导致坐拥天下的朱允炆兵力不足

李景隆虽然遭遇惨败,但建文帝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认为其战败是因为权柄太轻,于是又授以“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同时抽调兵力使其再战。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在德州再度誓师北上,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兵真定,合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

四月二十日,燕军渡过玉马河,驻于苏家桥。四月二十四日,燕军与南军会战,结果初战不利。次日双方决战,燕军再度失利,就连朱棣自己也差点被平安、瞿能所伤。眼看形势不利,混战之中的朱棣来到河堤上,举起马鞭,假装招呼援兵,李景隆见状果然生疑,攻势减缓;朱高煦此时也来援救,战事这才暂时缓和。

不久,翟能再度引众搏战,大呼“灭燕”,形势再次对燕军不利。就在战事危急时,一股旋风刮起,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古代帅旗倒下要么主帅战死,要么主帅投降),南军顿时大乱。朱棣抓住机会,绕到李景隆后方放火。南军大败,瞿能父子被朱高煦阵斩,十余万人投降,李景隆再度败回德州。四月二十七日,燕军进攻德州,李景隆再败、逃往济南。五月十五,燕军攻打济南,李景隆再度大败逃走,燕军围攻济南。

此战,李景隆将六十万大军几乎丢的一干二净,竟然使得坐拥天下的朱允炆一时兵力相形见绌,最终不得不从京营抽调兵力前去平叛,同时派出大臣四处募兵补充经营。结果导致南京周边一度陷入兵力空虚的境况,从而为最终的迅速战败埋下了伏笔。

燕军迅速南下攻打南京,李景隆大开金川门导致南京失守

建文三年(1401年)冬,朱棣决定直接率兵南下,燕军逐不再与盛庸、平安等人纠缠,一路率军直接南下。随着朝廷一支水军的投降,燕军逐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初三自瓜洲渡江,开始进入长江以南作战。

由于南京周边兵力空虚,再加上燕军南下以来不时有将领率军投降,朱允炆只得一方面派人与朱棣谈判拖延时间,一方面将南京周边军队收拢进南京城中,一时间倒也聚集了20万兵力。南京作为帝都,城高墙阔、粮草充足,燕军想要攻下其实并不容易,如果外部勤王之军能够及时抵达,那么战胜燕军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朱允炆却令在京诸王和武臣们守卫各门,要知道靖难之役可就是因削藩而起,如今却又要诸王前去守门,实在不知道这位仁兄是怎么想的。结果,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大开城门,放了燕军入城,南京城就此失守。

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李景隆这位曾经深受朱允炆信任的将领,绝对算的上是朱允炆的头号罪臣,而成为了朱棣的绝对功臣。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