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庆余年》中如何看待庆帝安排鉴查院诛杀梅执礼一事?
殿内谈话,庆帝句句诛心,已经要梅执礼辞官还乡,为何还要派鉴查院假扮马賊半路劫杀!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66136346164592910/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66136346164592910/
只能说梅执理活该被杀,细眼看来梅执礼也已经老大不小的了,却还是个糊涂蛋,他不死才怪。
伴君如伴虎,何况庆帝那样的明察秋毫?在庆帝的眼皮子底下梅执礼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帮助储君,死之前也要给他个明白。
庆帝传唤梅执礼,允诺他回家养老,为何又半路击杀?
来先看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范闲动手打了郭保坤,郭保坤气不过就把范闲告到了京都府尹,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着把范闲关进大狱。所以,在大堂之上上演了一出好戏。这个时候如果皇子不来倒也罢了,可是皇子偏偏要参与其中,借以拉拢自己的亲信郭保坤一家。
所以,才有了大堂之上对着司理理用大刑,才有了将滕梓荆抓捕一事。这些后来我们知道了这些都是梅执礼帮助皇太子干的勾当。
庆帝召唤了梅执礼,他们之间的对话才真正的显出了梅执礼必死的原因。再看看他们呢都说了些什么。
先来看这个梅执礼,梅执礼在剧中担任的是京都府尹的官职。这个官职在以前都是皇室子弟兼任,可是庆帝却偏偏让毫无根基的梅执礼去做。原因可能就是看中了当年的梅执礼仗义直言,敢说敢担当。
说的再直白一点,这个官职是庆帝给的,不是皇太子给的。梅执礼这叫不忠。
二来,虽然口头上梅执礼说着对庆帝是一片赤诚,可是背地里却帮助东宫调查滕梓荆、为东宫抓捕滕梓荆提供便利。这就触犯了京官私下结交东宫的大忌。难怪庆帝说你不是会算命么?你给我算算我何时大限将至,你好投靠东宫。这个话说的已经够重了。
如果庆帝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倒还罢了,可偏偏他又是个人精。别以为你梅执礼私下做的什么事,庆帝不知道。
但是,庆帝在宫里面还是给了梅执礼一个告老还乡的名分,这些都是给外人看的,是给那些个老臣看的。意思很明显,你不仁但是我不能不义。可是,为什么又要讲梅执礼最后击杀呢?
原因也很简单,也是因为一个权字。
你梅执礼结交东宫已经成了天下人共知的事情。但是,这是庆帝不能容忍的。杀你梅执礼也是给天下人看的。但凡庆帝一日不死,天下还是庆帝的天下,不是储君的。这或许就是帝王之术吧。
梅执礼深受庆帝之恩却不思回报,反而一心想着结党营私,死了,不冤。
昨天追剧看庆帝和梅执礼这一段很刺激,陈道明和李建义两位老戏骨的飙戏看起来真的很爽。不仅演员演得好,这段戏在目前播出的的剧情里面也是一段很精彩很有意思的戏。特别是最后庆帝安排监察院杀死梅执礼的安排,更是点睛之笔。那么这样的剧情安排是为了什么呢?
表现庆帝冷酷无情的帝王之术
这段剧情最直接的一个好处就是迅速的在剧中树立了起庆帝生动形的人物形象。作为庆国权势滔天的帝王,作为《庆余年》整个剧情里面的核心人物,他的形象在故事的开始,在短短的几次出场中就要迅速的树立起来,更立体的变现出来。这就有了这场戏。
通过这场戏,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冷酷无情的帝王,一个 霸道果断的一国之君。一个喜欢掌控全局,不容背叛和反抗的掌权者。这一场戏就将庆帝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了,所以这场戏很有必要,也设计的十分精彩。
特别是庆帝没有当场赐死梅执礼,也没有同意梅执礼回去自杀,而是让监察院安排在梅执礼回去的路上将其杀死,庆帝也不会有杀老臣的名声。这样的安排可以看出庆帝十分看重自己的清誉和虚名,同时又不允许任何人有挑战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威的行为。
庆帝杀梅执礼在剧中的作用
在剧情中去看庆帝杀梅执礼这件事,其实也是大有深意,特别是在范闲入京准备结婚之,这样的背景下。
庆帝杀梅执礼用意之一是警告太子。作为正值壮年的一国之君,当然不会希望太子在自己还十分健康的时候搞太多的动作来来扰乱朝堂。特别是在范闲进京准备结婚,然后因为范闲在婚后要接管皇家内库,这就代表着太子将要失去对内库的控制,这种情况下,太子极有可能狗急跳墙、不择手段。庆帝就是想要通过杀梅执礼一事来告诉太子,做小动作可以,但是不能越界,不要试图做无谓的挣扎。一切都在庆帝的掌控之中。
庆帝杀没梅执礼的用意之二就是要警告朝中大臣,不要太早站队,更不要因为站队而急于表现自己的忠诚。作为大臣他们只能忠于庆帝一个人,如果太早站队并且太积极的伟皇子或者太子谋划,下场会很危险。
庆帝杀梅执礼用意之三,就是告诉外界自己对范闲的支持。范闲进京成婚,成婚后接管内库都是庆帝的安排,也都是庆帝支持的,任何人不要在这件事情上妄图阻止范闲,不要试图违背庆帝的旨意。
以上这些是庆帝杀梅执礼这一剧情的深意,十分耐人寻味也十分的精彩。还有补充的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