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气老剧不断被翻拍,为什么曾经大爆的《风云》却无人尝试?


1条回答
蓝焰慧冰 关注
2019-12-26 13:38:47

在一众8090后童年记忆中的热播老剧接连被翻拍后,曾经在2000年初期轰动一时的大爆剧《风云》却“无人问津”。这一现状的确非常罕见,要知道,从人气角度出发考虑,《风云》应是翻拍热门之选。

这部剧在2002年后上映后拿到现象成绩,春节期间播出大结局之时,收视率甚至赶超了当年的春晚。直至2003、2004年暑期档,它仍旧是各大卫视热门重播剧,主题曲传遍大街小巷,经典台词观众张口即来。

一部8090后都拥有的回忆,又是一部曾经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魅力,并让何润东爆红、赵文卓再成大众情人的作品,具备被翻拍的优秀“体质”。然而,无论是2019之前,还是当下信息,都显示它被“翻拍党”们排除在外。

这一现象,其实是基于“大众审美”的转变。

演员“千姿百态”的《风云》已经不是当下“主流审美”

《风云》是奇幻武侠作品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国产剧演员审美的一个分界线。

以男演员外形为例,《风云》之前荧屏上的大势演员颇有“千姿百态”感,从硬汉到白面小生、个性艺人都具有不同风采。陈坤、苏有朋、林志颖承包翩翩公子,张卫健独占古灵精怪,而《风云》的两位男主角则是走荷尔蒙硬汉路线。

剧中两位男主人设大不相同,聂风是“英俊潇洒+温润多情”,步惊云则是“不哭死神”。虽然人设都具有“美男”潜力,但在这个江湖争霸与动作戏占了大篇幅的故事里,两位男主的选角都一致以“力量感”打底。

他们一举一动,都是江湖。

赵文卓是专业动作演员出身,而何润东为角色练就一身肌肉,两个人的长相都不是经得起放大镜考验的“花美男”,却与角色定位契合。而且,男性荷尔蒙与深情交织的角色魅力,足以让观众忽略他们第一眼的粗粝感,反而更加耐看。

该剧播出后,角色不仅成为经典,两位演员也成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

但《风云》之后,荧屏上的男演员外形走向,便产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有朋、陈坤这一类高颜值的美男仍旧受宠,硬汉型男演员却渐渐不再受“男主设定”青睐,大多成为配角专属,而原本千姿百态的男主角,外形逐渐以颜值为第一取向。

仙侠男主,大多是白嫩花美男;

言情男主,大多是白嫩花美男;

武侠男主,大多是白嫩花美男;

几乎每一个题材的男主角,都倾向突出外形美收敛了阳刚力量美;

ps.以上举例不针对演员,只针对现象。

这一转变,与韩流初期审美取向的影响息息相关。在2000年初期,仍旧主打纯爱、虐恋路线的韩流开始在国内盛行,安在旭、宋承宪、李准基等花美男俘获观众芳心,后续造型以美颜系为主的一二代男团更是风靡中国。

于是,颜值开始成为俘获观众芳心的“神器”,制作方们为了迎合热门喜好,开始突出男主的颜值魅力。若《风云》在2010年后翻拍,恐怕步惊云与聂风的形象,便会一个成为白面书生、一个改成冷酷美男了。

但《风云》已有经典形象在前的情况下,想要翻拍必然不能过度背离观众心中的既印象,否认难受认可。若仍旧以硬汉风格为导向进行翻拍,制作方将面临两个难题,其一,这一风格是否仍旧受观众喜爱难以预测,其二,选角范围狭小。

在“美颜”审美取向覆盖娱乐圈多年后,想要从新生代演员中找出与赵文卓、何润东类型相似的演员,选择范围非常局限。不夸张地说,90后已经成名的演员之中,几乎只有李现、黄景瑜寥寥几人,这已经让《风云》翻拍少了先天条件。

武侠为主言情为辅的风格,亦与“热门审美”相违背

除了演员审美的变化外,《风云》这一重武侠的题材,亦已经逐渐被市场边缘化。这是很遗憾却不得不承认的一种现象,经典武侠仍旧是我们的骄傲,也具有大量拥护者,但当下的古装题材新作品却不是武侠的天下。

宫斗、权谋、言情是古装剧三大热门,而与武侠略为沾边的作品,产量更多的是奇幻修真与仙侠奇缘,这些作品的内容核心都是以言情为主。“凡事皆可谈恋爱”已经成为制作团队的创作思路,全新创作的新剧中纯武侠题材已难寻踪迹。

甚至连金庸作品亦受到影响,翻拍中“去武侠、重言情”的改编普遍存在。

以言情为“大众审美”导向进行翻拍,《风云》便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因为这部作品爱情戏虽占比不少,但内核还是江湖纷争与兄弟情义。聂风与步惊云的江湖成长史是本剧的骨架,几大霸主的争斗是血肉。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风云》的老观众可能会忘记主角们的山盟海誓,却一定不会遗忘“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的标志批语。无论是原版漫画还是剧化后的改编内核,都没有将言情做为故事核心导向。

若《风云》翻拍坚持原版中重武侠轻言情的风格进行改编,与“热门审美”相违背,若不能继承这一风格又会失去故事魅力。所以,翻拍《风云》对追求稳妥的制作方们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

人物与故事的双重审美演变,造就了《风云》难入翻拍选择范围。

当然,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观众的喜好也在不断改变。《战狼》等动作片的爆红让硬汉型演员逐渐回归大众视线,正午阳光、蒋家骏等匠心制作团队,也让观众看到不以言情为卖点的多元题材。

但想要改变“凡事皆恋爱、美颜是王道”的现状,还需要一定时间去过渡,至少在老剧翻拍取向上目前并未好转。

老剧翻拍取材演变共性明显,“速食时代”等待突破

老剧翻拍现象层出不穷,但细细观察便可发现,被翻拍的作品越来越有共性。曾经,金庸林语堂等文学大家的作品是翻拍热点,但当下,翻拍则集中在《流星花园》、《放羊的星星》甚至玛丽苏代表《王子变青蛙》之类的偶像剧。

虽然这些作品在言情领域也可算上是一个时间段的“经典”,但这个“经典”的称号往往需要打上一个引号。与真正大气磅礴及文化底蕴并存的经典作品相比,这些爆款老剧更多像速食品,表相很“美丽”却没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内核。

它们曾是观众心中的美好记忆,却又不是值得反复研究探索的艺术品。

从翻拍取材由经典到速食的选材演变,便足以验证前面七话提到的“大众审美”改变,市场对演员颜值的追捧与对甜宠言情作品的钟爱,推动了翻拍剧选择的局限。但有一点却不容我们忽视,所谓的“大众审美”,某种程度上是制作方“强加”给观众的。

言情称霸天下、男演员走美颜风、女演员崇尚少女感,是热门趋势,却也是备受诟病的趋势。这些“大众审美”的出现更多是观众需要的新鲜感,却不是唯一审美取向,《琅琊榜》、《人民的名义》大爆,吴京等硬汉演员的受追捧便是最佳证明。

然而,相较于一个可能会被市场忽略的创新尝试,“言情”+“高颜值”显然更为稳妥。但模式化的创作只能让影视艺术局限在“速食时代”,而速食产品带来的量变并不能引发质变,这是当下影视创作者们需要反思突破的局限。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