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和多尔衮之间的绯闻,在民间广泛流传了几百年,人们对此也是津津乐道。其中,尤以多尔衮“皇父摄政王”这样怪异的称呼引人遐想。本来多尔衮可称作“皇叔父摄政王”或者“摄政王”,但偏偏议定成“皇父摄政王”,其真相耐人寻味。那么,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是真的吗?
顺治登基的前因后果
当初皇太极突然驾崩,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此时实力极强的多尔衮和豪格爆发了对帝位的争夺。因为双方实力相当,谁也压服不了谁,因此最终双方妥协,把顺治推上了皇位。后来,豪格被多尔衮下狱处死,另外一位辅政王济尔哈朗也被多尔衮剥夺了辅政权力。此时的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一定是小心翼翼。
而多尔衮通过一系列的打击异己,使得自己凌驾于诸王之上,其权势、依仗等,几乎等同于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孝庄皇太后为了保全幼子福临的皇位,而下嫁给多尔衮,是完全有可能的。豪格在下狱处死后,其福晋也被多尔衮收入囊中。既然侄媳妇都被多尔衮娶回家,那么寡嫂更不是问题,这是符合游牧民族的历来风俗。
孝庄太后下嫁的传闻
但是查之正史,却绝难找到孝庄太后下嫁的记载。盖因为清朝最高统治者入关以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迅速汉化。对于其本民族原先那种粗陋的习俗,深以为耻,所以才在多次修改史书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把这一段不光彩的记录给抹去。至今能找到相关的记录,唯有寥寥几处而已。
《东华录》中记载:“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其中“皇父摄政王”和“皇宫内院”无疑是在暗示孝庄太后下嫁之事。这件事得到了全体皇室的默认,因此多尔衮才能到皇宫内院。而且,在顺治六年的时候,清朝给朝鲜的诏书中,“皇父摄政王”的称呼就引起了朝鲜的疑虑,他们最终得出了多尔衮是“太上皇”的结论。多尔衮既然是太上皇,和孝庄太后在一起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且,和多尔衮同时期的张煌言,曾经有诗句,就是影射的孝庄太后下嫁之事。“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张煌言是反清复明的人物,但太后下嫁显然也是当初流传甚广的消息,不然张煌言即使做了此诗也没人看得懂。只不过因为张煌言的身份,后世之人认为他这是仇恨敌夷,难为信史。
孝庄太后死后不和皇太极合葬
孝庄皇太后辅佐两代幼帝,影响朝政几十年,对于清朝政权的维持,可以说是功高劳苦。但是在孝庄死亡之前,孝庄皇太后却对自己孙子康熙皇帝说:“太宗奉安久,未可轻动。况且我心恋你们父子两人(儿子顺治,孙子康熙),就在孝陵(顺治陵寝)附近安葬我!”
孝庄太后的儿子、孙子相继为帝,她本人和皇太极合葬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不然则不符合礼制,这在古代是了不得大事。虽然盛京离北京较远,但对于清廷来说却不是天大的难事。而孝庄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极有可能便是她曾下嫁多尔衮,如果再和清太宗皇太极合葬,将来会引起后人耻笑。
和孝庄太后感情深厚的康熙皇帝,对此也是一筹莫展。在康熙生前,孝庄既没有和皇太极合葬,也没有入土下葬。一直等到雍正继位三年后,才在停放孝庄灵柩的地方安葬了她,算是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综上所述,从福临登基称帝的过程,以及多尔衮作威作福的经历,机智多谋的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是后来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清朝统治者,对这段经历深以为耻,所以才把相关史书中的记载全部删去,从而不被后人所知,只能流传在民间传闻之中。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之间的绯闻,在民间广泛流传了几百年,人们对此也是津津乐道。其中,尤以多尔衮“皇父摄政王”这样怪异的称呼引人遐想。本来多尔衮可称作“皇叔父摄政王”或者“摄政王”,但偏偏议定成“皇父摄政王”,其真相耐人寻味。那么,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是真的吗?
顺治登基的前因后果
当初皇太极突然驾崩,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此时实力极强的多尔衮和豪格爆发了对帝位的争夺。因为双方实力相当,谁也压服不了谁,因此最终双方妥协,把顺治推上了皇位。后来,豪格被多尔衮下狱处死,另外一位辅政王济尔哈朗也被多尔衮剥夺了辅政权力。此时的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一定是小心翼翼。
而多尔衮通过一系列的打击异己,使得自己凌驾于诸王之上,其权势、依仗等,几乎等同于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孝庄皇太后为了保全幼子福临的皇位,而下嫁给多尔衮,是完全有可能的。豪格在下狱处死后,其福晋也被多尔衮收入囊中。既然侄媳妇都被多尔衮娶回家,那么寡嫂更不是问题,这是符合游牧民族的历来风俗。
孝庄太后下嫁的传闻
但是查之正史,却绝难找到孝庄太后下嫁的记载。盖因为清朝最高统治者入关以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迅速汉化。对于其本民族原先那种粗陋的习俗,深以为耻,所以才在多次修改史书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把这一段不光彩的记录给抹去。至今能找到相关的记录,唯有寥寥几处而已。
《东华录》中记载:“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其中“皇父摄政王”和“皇宫内院”无疑是在暗示孝庄太后下嫁之事。这件事得到了全体皇室的默认,因此多尔衮才能到皇宫内院。而且,在顺治六年的时候,清朝给朝鲜的诏书中,“皇父摄政王”的称呼就引起了朝鲜的疑虑,他们最终得出了多尔衮是“太上皇”的结论。多尔衮既然是太上皇,和孝庄太后在一起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且,和多尔衮同时期的张煌言,曾经有诗句,就是影射的孝庄太后下嫁之事。“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张煌言是反清复明的人物,但太后下嫁显然也是当初流传甚广的消息,不然张煌言即使做了此诗也没人看得懂。只不过因为张煌言的身份,后世之人认为他这是仇恨敌夷,难为信史。
孝庄太后死后不和皇太极合葬
孝庄皇太后辅佐两代幼帝,影响朝政几十年,对于清朝政权的维持,可以说是功高劳苦。但是在孝庄死亡之前,孝庄皇太后却对自己孙子康熙皇帝说:“太宗奉安久,未可轻动。况且我心恋你们父子两人(儿子顺治,孙子康熙),就在孝陵(顺治陵寝)附近安葬我!”
孝庄太后的儿子、孙子相继为帝,她本人和皇太极合葬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不然则不符合礼制,这在古代是了不得大事。虽然盛京离北京较远,但对于清廷来说却不是天大的难事。而孝庄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极有可能便是她曾下嫁多尔衮,如果再和清太宗皇太极合葬,将来会引起后人耻笑。
和孝庄太后感情深厚的康熙皇帝,对此也是一筹莫展。在康熙生前,孝庄既没有和皇太极合葬,也没有入土下葬。一直等到雍正继位三年后,才在停放孝庄灵柩的地方安葬了她,算是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综上所述,从福临登基称帝的过程,以及多尔衮作威作福的经历,机智多谋的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是后来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清朝统治者,对这段经历深以为耻,所以才把相关史书中的记载全部删去,从而不被后人所知,只能流传在民间传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