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太多人就“尔晴的身份”展开讨论。有人说她是汉军八旗,有人说她是满洲人,有人说她是包衣奴才,有说她是上三旗,有人说她是下五旗包衣……
另,我其实先写了一篇关于为啥尔晴一生的轨迹就是个悲剧的文章,但因为和其家族出身和地位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今天先说一下尔晴的出身。
我先说结论,然后再论证。
喜塔腊·尔晴,正白旗包衣满洲籍。
论证如下:
1.为什么说尔晴是满洲籍?
尔晴是喜塔腊氏,喜塔腊是满洲姓氏。
2.为什么说尔晴是包衣奴才?
尔晴和明玉的对话中,明确说他祖父虽然位极人臣,但内务府包衣奴才的身份永远是一个抹不去的烙印。在大街上遇到八旗旗主,即使他是尚书(放今天相当于正部级官员),也得下马拉镫、伺候主子。
3.为什么说尔晴是正白旗籍?
首先,《延禧攻略》第26集第13分钟,尔晴和明玉的一段对话,尔晴说“上三旗”由皇上直接管辖,升迁自然比较快,她祖父就是借助这个优势,加上政绩突出,才做到刑部尚书兼议政大臣,位极人臣的。说明尔晴家族是正黄、镶黄、正白中的一旗。另外,上面说尔晴家族是内务府包衣,请注意,只有上三旗的包衣才能在内务府工作。换句话说,在内务府工作的人全部都是上三旗的人。
其次,尔晴这个人虽无历史原型,但尔晴的祖父喜塔腊·来保,历史中确有其人。而历史上的喜塔腊·来保就是正白旗人。
综上所述:正白旗包衣满洲籍。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又要反驳了。不是皇上给她和傅恒赐婚的时候给她抬旗了吗?既然是正白旗,需要抬旗吗?
的确,正白旗一般来说,不需要抬旗。
因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统称为“上三旗”,由皇上直接掌控。也就是说“上三旗”的旗主是皇上。他们三旗同等尊贵,我常年翻清史资料,目力所及,尚未看到由“正白旗”或“镶黄旗”抬到“正黄旗”的情况。因为没有必要。
但请注意, 八旗中每一旗分别又分六种旗籍,以正白旗为例:
1.正白旗满洲籍;
2.正白旗蒙古籍;
3.正白旗汉军籍;
4.正白旗包衣满洲籍;
5.正白旗包衣蒙古籍;
6.正白旗包衣汉军籍。
上面已经论证,尔晴家族属于“4.正白旗包衣满洲籍”,而“包衣满洲籍”,说白了就是“满洲籍”的奴才,“包衣”本来的意思就是“家里的”“家下的”,就是“家奴”的意思。
这就是为什么她是上三旗中的正白旗、为什么她满洲人(而且喜塔腊氏在清朝还出过皇后),却依然是一个“宫女”而非“妃嫔”的缘故。
因为她是正白旗的包衣奴才,所以只能参加内务府选宫女的选秀,而非户部选妃嫔的选秀。
所以她尽管是正白旗,她仍然需要“抬旗”,由4.正白旗包衣满洲籍,抬到1.正白旗满洲籍。只有这样,她才能够摆脱包衣奴才的命运和身份,也才能够和富察·傅恒门当户对。
以上,自认为很清楚地解释了尔晴这个人物的身份,如果再有疑问,可在下面留言讨论。同时,也是为我明天的更文做一个铺垫,讨论一下尔晴的性格形成和人生悲剧的原因。
最后,说几个大家可能有困惑的小问题。
1.为什么会有包衣奴才这个制度?
明朝末期,满洲人在辽东时的经济生产和社会制度比明朝要落后得多,甚至可以说还保留了古代的奴隶制作风。他们讲等级、尊卑、主奴、贵*,有着严格的区隔。
2.包衣都是由哪些人构成?
满族平民犯罪之后沦为奴隶,满族平民被家人欠债之后变卖沦为奴隶;
家生奴婢,就像《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的像小红这样的父母都是家父奴仆的家生子;
战争掠夺来的俘虏,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们祖上就是在关外被清军俘虏去的。
3.包衣奴才的地位是怎样的?
主子心中的奴才,是下*卑微之人,可以任意宰割处置,并不犯法。比如一个人虽然官居极品,但因他曾经是某家的奴籍,所以不管他现在是什么官,他旧主家有了丧事,他必须到旧主家去充当“吹鼓手”,因为这个行当当时就是由下*人来做的。
最近看到太多人就“尔晴的身份”展开讨论。有人说她是汉军八旗,有人说她是满洲人,有人说她是包衣奴才,有说她是上三旗,有人说她是下五旗包衣……
另,我其实先写了一篇关于为啥尔晴一生的轨迹就是个悲剧的文章,但因为和其家族出身和地位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今天先说一下尔晴的出身。
我先说结论,然后再论证。
喜塔腊·尔晴,正白旗包衣满洲籍。
论证如下:
1.为什么说尔晴是满洲籍?
尔晴是喜塔腊氏,喜塔腊是满洲姓氏。
2.为什么说尔晴是包衣奴才?
尔晴和明玉的对话中,明确说他祖父虽然位极人臣,但内务府包衣奴才的身份永远是一个抹不去的烙印。在大街上遇到八旗旗主,即使他是尚书(放今天相当于正部级官员),也得下马拉镫、伺候主子。
3.为什么说尔晴是正白旗籍?
首先,《延禧攻略》第26集第13分钟,尔晴和明玉的一段对话,尔晴说“上三旗”由皇上直接管辖,升迁自然比较快,她祖父就是借助这个优势,加上政绩突出,才做到刑部尚书兼议政大臣,位极人臣的。说明尔晴家族是正黄、镶黄、正白中的一旗。另外,上面说尔晴家族是内务府包衣,请注意,只有上三旗的包衣才能在内务府工作。换句话说,在内务府工作的人全部都是上三旗的人。
其次,尔晴这个人虽无历史原型,但尔晴的祖父喜塔腊·来保,历史中确有其人。而历史上的喜塔腊·来保就是正白旗人。
综上所述:正白旗包衣满洲籍。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又要反驳了。不是皇上给她和傅恒赐婚的时候给她抬旗了吗?既然是正白旗,需要抬旗吗?
的确,正白旗一般来说,不需要抬旗。
因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统称为“上三旗”,由皇上直接掌控。也就是说“上三旗”的旗主是皇上。他们三旗同等尊贵,我常年翻清史资料,目力所及,尚未看到由“正白旗”或“镶黄旗”抬到“正黄旗”的情况。因为没有必要。
但请注意, 八旗中每一旗分别又分六种旗籍,以正白旗为例:
1.正白旗满洲籍;
2.正白旗蒙古籍;
3.正白旗汉军籍;
4.正白旗包衣满洲籍;
5.正白旗包衣蒙古籍;
6.正白旗包衣汉军籍。
上面已经论证,尔晴家族属于“4.正白旗包衣满洲籍”,而“包衣满洲籍”,说白了就是“满洲籍”的奴才,“包衣”本来的意思就是“家里的”“家下的”,就是“家奴”的意思。
这就是为什么她是上三旗中的正白旗、为什么她满洲人(而且喜塔腊氏在清朝还出过皇后),却依然是一个“宫女”而非“妃嫔”的缘故。
因为她是正白旗的包衣奴才,所以只能参加内务府选宫女的选秀,而非户部选妃嫔的选秀。
所以她尽管是正白旗,她仍然需要“抬旗”,由4.正白旗包衣满洲籍,抬到1.正白旗满洲籍。只有这样,她才能够摆脱包衣奴才的命运和身份,也才能够和富察·傅恒门当户对。
以上,自认为很清楚地解释了尔晴这个人物的身份,如果再有疑问,可在下面留言讨论。同时,也是为我明天的更文做一个铺垫,讨论一下尔晴的性格形成和人生悲剧的原因。
最后,说几个大家可能有困惑的小问题。
1.为什么会有包衣奴才这个制度?
明朝末期,满洲人在辽东时的经济生产和社会制度比明朝要落后得多,甚至可以说还保留了古代的奴隶制作风。他们讲等级、尊卑、主奴、贵*,有着严格的区隔。
2.包衣都是由哪些人构成?
满族平民犯罪之后沦为奴隶,满族平民被家人欠债之后变卖沦为奴隶;
家生奴婢,就像《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的像小红这样的父母都是家父奴仆的家生子;
战争掠夺来的俘虏,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们祖上就是在关外被清军俘虏去的。
3.包衣奴才的地位是怎样的?
主子心中的奴才,是下*卑微之人,可以任意宰割处置,并不犯法。比如一个人虽然官居极品,但因他曾经是某家的奴籍,所以不管他现在是什么官,他旧主家有了丧事,他必须到旧主家去充当“吹鼓手”,因为这个行当当时就是由下*人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