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见皇上为何要掸两下袖子?

1条回答
琉璃苏比 关注
2018-09-06 23:21:30

清宫戏(辫子戏)中大家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官员朝见皇帝的场景,剧中的官员面见皇帝时都要先掸两下袖子,然后再跪下磕头。这个掸袖子的动作颇有来历,在清朝这个掸袖子的动作叫做“放哇哈”。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满族人的祖先生活在现今东北地区的黑龙江、长白山一带,靠狩猎为生。东北地区寒冷异常,为了保暖护手,满族人将衣服的袖子设计的比较狭窄,又在袖口的前边,再接上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叫做箭袖,因为形状很像“马蹄”,所以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马蹄袖”,满族人称之为“哇哈”“哇哈”特别适用于冬季骑射活动,将它放下来覆盖在手背上,无论是弯弓射箭,还是放马驰骋,可以防寒保暖,保护手背不被冻伤。平时则可以绾起至手腕,不影响手的正常活动。清朝入关之后,为了让满族子孙不背祖忘宗,丧失骑射本领,清太宗皇太极规定官服一律都要带有箭袖,这也就形成了清朝官服特有的款式。文武百官平时把箭袖挽起来,在朝见皇帝或王公大臣时,左右开弓,敏捷地把箭袖掸下来,然后两手伏地跪拜行礼,这个掸袖子的动作成为清朝礼制中规定的动作,叫作“放哇哈”。顺便说一句,不仅仅只是文武百官的官服上有“哇哈”,就连皇帝所穿的龙袍上也有“哇哈”,只不过皇帝的“哇哈”不会轻易放下,只有在祭祖、祭天时才有可能放下来.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