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我唾弃你的坟墓》,电影中又有哪些亮点?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92392279996367111/

1条回答
平方峰 关注
2019-05-19 06:54:53

原版的,也就是1978年上映的《我唾弃你的坟墓》曾被列为“世界十大禁片”。时隔20多年后,原作的编剧梅尔·扎奇又进行了一次翻拍,电影的名字还是叫《我唾弃你的坟墓》,上映时间是2010年。值得一提的是,翻拍后的影片删减了部分过于血腥的镜头,换成了大众普遍能接受的暴力美学。基于原版已经很难找到资源,这里我们以2010年的翻拍版做为讨论的重心。

(图片来源于豆瓣)

翻拍的版本在本质上仍旧是换汤不换药的改变,或者说原著本身就是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影片中,一心沉迷写作的女主珍妮弗在荒无人烟的的地方租了一套房子。在驱车前往的路上她路过了一处加油站,在这里五名施暴者中的其中三名首次登场:猥琐的带头大哥乔尼、看似憨厚的胖子史丹和安迪。有意思的是,导演似乎是有意要营造一种强烈的反差感,乔尼初次登场时的腼腆一笑像极了一个害羞的阳光男孩,而史丹和安迪的初印象也带着乡下男孩特有的质朴,观众很难将他们与后期那些血腥暴力男联想到一起。

随后出现的第四名施暴者则是一名胆小懦弱的修理工马修,让观众想不到的是,第五名施暴者是一名警察,托奇。整个施暴事件的起因其实仅仅只是一枚小小的吻,珍妮弗因为马修免费给她修理了马桶而亲了他,这一切引起了一直躲在摄像头背后偷窥着她的加油站三人组的嫉妒。于是妒火中烧、头脑简单的乔尼当晚就带着史丹和安迪、马修闯入了珍妮弗的家,并狠狠羞辱了她。

受尽凌辱的珍妮弗找到机会夺门而逃,在树林里遇到了警察托奇。托奇知道缘由后亲自护送珍妮弗回家,却趁机猥亵了她并偷偷打电话叫来了乔尼一干人。原来托奇是个人面兽心的败类,之后他不仅主导了整场强暴的过程并在珍妮弗逃出家中后又在树林里主导了第二次惨无人道的强暴。如果不是珍妮弗跳河逃走,第三次强暴还会继续上演。

整段施暴的过程十分冗长,而正当观众以为在第一次强暴之后就可以结束了的时候,第二次更为惨烈的强暴又再次袭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的心情一直处于无法如释重负的崩溃边缘,这也为后来的复仇铺垫了足够的情感共鸣。

影片的后半段就是珍妮弗犹如死神附体般的复仇之路了,她跳河后并没有死而是潜藏在暗处开始精心布置自己的复仇计划。珍妮弗第一个要杀的是马修,但是她没有下得去手,因为马修是唯一一个曾对她表示过不忍心的施暴者,当然,马修也不可能活下来。第二个杀的人是胖子史丹,顺道她还同时解决了一同前来的安迪。这一次珍妮弗没有手软,她将鱼钩挂在史丹的眼皮上,并涂上能引来乌鸦的鱼腥物,最终史丹被乌鸦活活啄死。而安迪则被倒吊着死在浴缸的盐酸中,死状极惨。下一个死的是罪魁祸首乔尼,他被珍妮弗活生生割下了生殖器并被塞进口中,又在绝望中鲜血流尽而亡。

警察托奇的结局更是辣眼睛,珍妮弗将枪塞进他的下体并将引爆枪支的绳索绑在了马修的手上。马修从昏迷中醒来,拉动了绳索,子弹从托奇的身体里穿出再一次穿透了马修的胸膛。至此,五名施暴者全部殒命,珍妮弗完成了她的复仇之路。虽然珍妮弗复仇的手段让人头皮发麻,但整个过程是极度令人愉悦的,就算是害怕看血腥镜头的我也全程没有快进的看完了整个复仇的过程。一气呵成,手起刀落,漂亮!但不可否认的是,主角光环也很明显。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主,在不具备任何杀人经验的情况下居然手刃五名壮汉,这一切看起来都过于理想化了。

影片中珍妮弗用来引诱众人的方法其实存在着重大的BUG,比如她正面站在史丹的面前,假设史丹没有踩进她的捕兽夹呢?又或者,就在不远处的安迪突然带着棍子出现在她身后呢?还有珍妮弗在汽车后座敲晕托奇的场景也是不现实的,汽车里有太多的阻碍物,她需要近距离发力才有敲晕托奇的可能,并且需要保证一击即中。同理,她当面拿着一根细铁棍敲晕壮汉乔尼是一样的道理。细节,经不起一点的推敲。珍妮弗要复仇,所以导演只能削弱五人的实力将他们的人头双手奉上。但不管如何,血债血偿是观众想要的结果,犯了错就要付出代价。

虽然影片的结局过于套路化而忽略了细节,但做为一部闻名于世界的电影也并非全无亮点。第一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警察托奇虽然色情残暴,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包括自己未出世的孩子,托奇死到临头时还在恳求着珍妮弗不要伤害他的女儿,他也是几名死者中唯一一个提及家人的人。

第二处,从众心理的犯罪。其实从头到尾真正的始作俑者只有乔尼,而其他人都是被动的参与其中。史丹和安迪因为常年跟随着乔尼,因此他们的内心习惯去认同他的想法;而马修因为不想被团体抛弃只能选择被迫跟随;托奇原本可以置身事外,但他的身份理论上代表着一个制高点,在发觉了乔尼五人的丑恶行径后,权利的掌控欲望驱使着他急于想成为五人中食物链最顶端的男人,因此他主导了这一场施暴行动。这是从众犯罪最可怕的地方,也是最难掌控的一种心理犯罪暗示。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