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92391111220003075/
朱元璋为了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并坐稳皇位,的确是煞费苦心,然而为何朱元璋去世仅一年,朱棣便起兵造反,并最终夺了天下呢?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朱允炆自己所致,不仅一手将朱元璋为他打下的基础给毁了个干净,将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还把自己稳固的皇位弄得摇摇欲坠,更是成功逼反了朱棣。
△朱允炆和朱棣
错误之一:削藩接连犯错,使朱棣失去牵制
为了皇位的稳固,削藩本无错,但在削藩的手段、方式和顺序上,朱允炆却可以说是一错再错。
1、削藩太过急躁,丧失一定人心。要知道,朱允炆原本并非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排在他前面的乃是朱标的嫡次子朱允熥,而朱允炆之所以能获得朱元璋欣赏,便是因为其表现出的“仁孝之心”。然而,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6月24日刚刚去世,朱允炆便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开始了削藩之举,周王朱橚便因“谋反”被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爷爷去世仅一个多月,一向表现“仁孝”的朱允炆便对自己的亲叔叔下手了,这令天下臣民怎么看?
△朱允炆
2、太过重视羽毛,既当婊子又立牌坊。原本齐泰等人建议从实力最强的燕王下手,黄子澄却认为燕王有功无过,削之毫无道理,而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可有的亲王的确有过错,但有的亲王根本就没过错,朝廷只能“栽赃嫁祸”了,更为可笑的是,朝廷为这些王爷罗列的罪名,竟然大多都是“谋反”大罪。以“谋反”之罪削其爵位,不仅名正言顺,而且还能体现出朱允炆宽宏大量的一面,当可谓一举两得。可问题是王爷们不傻,文武百官也不傻,天下百姓更不傻,朱元璋刚刚去世一年,难道就有这么多王爷要“谋反”吗?尤其是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举家自焚,更是狠狠扇了朱允炆一记耳光。
△朱棣
3、削藩顺序出错,给了朱棣准备时间。如果削藩之时,能够以雷霆之势从实力最强的朱棣下手,那么或许根本不会发生之后的一系列事情。可朱允炆偏偏选择了“有简入难”,结果不仅使得朱棣逐渐坚定了起兵之心,更是给了他足够的准备时间。
4、削藩使得朱棣失去牵制。如下图所示,按照朱元璋的布置,燕王朱棣东北有辽王、北面则有宁王、西边是谷王、代王、晋王,而其南下途中则有齐王、鲁王、周王,不仅全部都是实权王爷,而且多人都曾有带兵出征的经历,这些藩王原本可以相互牵制。结果建文帝将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先后削去,又将谷王囚禁,使得朱棣失去了牵制,获得了极大活动空间。
事实上,朱棣成为皇帝之后,也进行了削藩,可采用的方式却与朱允炆截然不同,从而顺利达成了削藩的目的。
错误之二:人才选拔错误,重用方齐黄三人
朱元璋统治时期,在处理事情上的确有些矫枉过正,因而对于朱允炆这样一位“仁厚”君主,满朝文武百官本是抱有极大信心的,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导致朝廷变得乌烟瘴气。
△朱允炆偏偏重用方黄齐三人
1、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的恶劣影响。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新气象,朱允炆即位后重点提拔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并将三人引为心腹,开始推行朝政改革。这三位的确算得上饱学之士,奈何却没有任何执政经验,黄子澄和齐泰两人主要倾向于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他们的目的在于改组帝国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而方孝孺更加极端,他始终抱着《周礼》不放手,竟然一心想要恢复“周礼”,完全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朱允炆任用这三人位改革大将,结果今天改个衙门名称,明天改个地理名字,今天裁撤官员,明天又大肆提拔官员,不仅没有见到任何成效,反而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忠心耿耿的徐辉祖却不得重用
2、疑心过重,有将不会用。虽说朱允炆时期朝廷早已不像明初那般名将云集,然而朝廷并非没有能征善战之将。整个靖难四年,朱允炆先后任用耿炳文、李景隆、梅殷三人为帅,这里面除了耿炳文曾有一定的战阵经验外(还因为一次小败而被撤换),李景隆只参与过练兵,却从无带兵经验,而梅殷更是只有过一次检阅凤阳留守司军队的经历。而平安、徐辉祖、瞿能等表现极为出色之人,却始终未得重用,有的是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启用,有的则是因为与朱棣有关,不敢予以重用。结果,先后百余万大军被李景隆、梅殷白白糟蹋,反而导致驻守南京的京营兵力出现空虚,给了朱棣可乘之机。
错误之三:军队调度错误,京师城防空虚
朱棣以一隅之地对抗坐拥整个天下的朱允炆,如果朱允炆不在军队调度方面出错,那么朱棣想要用四年时间夺取天下,无异于天方夜谭。
△坐拥天下的朱允炆却出现兵力空虚
1、失去武将支持,兵力出现空虚。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整个靖难四年,不仅没有军队主动勤王,建文帝甚至没有办法调动距离较远的军队。这一方面源于朱允炆的重文轻武,另一方面则源于削藩带来的影响,明初的王爷可都是真正的实权藩王,通常有节制地方军政的权利,尤其是封地在北方的王爷,因为经常征讨北元,培养出了不少能征善战的战将,在开国将领纷纷离世的情况下,镇守各地的武将大多是随同藩王出征后被晋升上来的,这些武将与藩王的关系,显然要比朱允炆这个新皇帝密切的多,在朱允炆大肆削藩的情况下,这些武将多少心有怨言。再加上朱允炆疑心较重,对于这些将领也不敢用,故而导致朝廷兵力出现空缺,到最后竟然不得不派人到地方征兵。
△朱棣渡江之后迅速攻克南京
2、抽调京营力量,南京城防空虚。洪武年间,为了保证京城的安全,设有京军有48卫,按照明朝制度,每卫满编5600人,光是京营就有多大27万的军队,如果再加上京城内部的兵力和京城周边的兵力,这支军队至少有近40万。然而,由于李景隆先后两次大败,到最后朱允炆不得不从京营抽调兵力送往前线,再由大臣外出募兵补充京营,可是还不等这些募兵大臣回来,朱棣便迅速渡过长江,一口气杀到了南京城下,进而攻破了拥有完备防御工事的南京城。当然,南京城破有李景隆大开城门的功劳。
总之,如果不是朱允炆自己拆台,如果按照朱元璋的布置,朱允炆的皇位将足够稳固,而朱棣也很难翻天。奈何朱允炆自己想要做些大事,但却一个接一个的犯错,最终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朱元璋为了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并坐稳皇位,的确是煞费苦心,然而为何朱元璋去世仅一年,朱棣便起兵造反,并最终夺了天下呢?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朱允炆自己所致,不仅一手将朱元璋为他打下的基础给毁了个干净,将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还把自己稳固的皇位弄得摇摇欲坠,更是成功逼反了朱棣。
△朱允炆和朱棣
错误之一:削藩接连犯错,使朱棣失去牵制
为了皇位的稳固,削藩本无错,但在削藩的手段、方式和顺序上,朱允炆却可以说是一错再错。
1、削藩太过急躁,丧失一定人心。要知道,朱允炆原本并非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排在他前面的乃是朱标的嫡次子朱允熥,而朱允炆之所以能获得朱元璋欣赏,便是因为其表现出的“仁孝之心”。然而,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6月24日刚刚去世,朱允炆便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开始了削藩之举,周王朱橚便因“谋反”被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爷爷去世仅一个多月,一向表现“仁孝”的朱允炆便对自己的亲叔叔下手了,这令天下臣民怎么看?
△朱允炆
2、太过重视羽毛,既当婊子又立牌坊。原本齐泰等人建议从实力最强的燕王下手,黄子澄却认为燕王有功无过,削之毫无道理,而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可有的亲王的确有过错,但有的亲王根本就没过错,朝廷只能“栽赃嫁祸”了,更为可笑的是,朝廷为这些王爷罗列的罪名,竟然大多都是“谋反”大罪。以“谋反”之罪削其爵位,不仅名正言顺,而且还能体现出朱允炆宽宏大量的一面,当可谓一举两得。可问题是王爷们不傻,文武百官也不傻,天下百姓更不傻,朱元璋刚刚去世一年,难道就有这么多王爷要“谋反”吗?尤其是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举家自焚,更是狠狠扇了朱允炆一记耳光。
△朱棣
3、削藩顺序出错,给了朱棣准备时间。如果削藩之时,能够以雷霆之势从实力最强的朱棣下手,那么或许根本不会发生之后的一系列事情。可朱允炆偏偏选择了“有简入难”,结果不仅使得朱棣逐渐坚定了起兵之心,更是给了他足够的准备时间。
4、削藩使得朱棣失去牵制。如下图所示,按照朱元璋的布置,燕王朱棣东北有辽王、北面则有宁王、西边是谷王、代王、晋王,而其南下途中则有齐王、鲁王、周王,不仅全部都是实权王爷,而且多人都曾有带兵出征的经历,这些藩王原本可以相互牵制。结果建文帝将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先后削去,又将谷王囚禁,使得朱棣失去了牵制,获得了极大活动空间。
事实上,朱棣成为皇帝之后,也进行了削藩,可采用的方式却与朱允炆截然不同,从而顺利达成了削藩的目的。
错误之二:人才选拔错误,重用方齐黄三人
朱元璋统治时期,在处理事情上的确有些矫枉过正,因而对于朱允炆这样一位“仁厚”君主,满朝文武百官本是抱有极大信心的,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导致朝廷变得乌烟瘴气。
△朱允炆偏偏重用方黄齐三人
1、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的恶劣影响。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新气象,朱允炆即位后重点提拔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并将三人引为心腹,开始推行朝政改革。这三位的确算得上饱学之士,奈何却没有任何执政经验,黄子澄和齐泰两人主要倾向于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他们的目的在于改组帝国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而方孝孺更加极端,他始终抱着《周礼》不放手,竟然一心想要恢复“周礼”,完全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朱允炆任用这三人位改革大将,结果今天改个衙门名称,明天改个地理名字,今天裁撤官员,明天又大肆提拔官员,不仅没有见到任何成效,反而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忠心耿耿的徐辉祖却不得重用
2、疑心过重,有将不会用。虽说朱允炆时期朝廷早已不像明初那般名将云集,然而朝廷并非没有能征善战之将。整个靖难四年,朱允炆先后任用耿炳文、李景隆、梅殷三人为帅,这里面除了耿炳文曾有一定的战阵经验外(还因为一次小败而被撤换),李景隆只参与过练兵,却从无带兵经验,而梅殷更是只有过一次检阅凤阳留守司军队的经历。而平安、徐辉祖、瞿能等表现极为出色之人,却始终未得重用,有的是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启用,有的则是因为与朱棣有关,不敢予以重用。结果,先后百余万大军被李景隆、梅殷白白糟蹋,反而导致驻守南京的京营兵力出现空虚,给了朱棣可乘之机。
错误之三:军队调度错误,京师城防空虚
朱棣以一隅之地对抗坐拥整个天下的朱允炆,如果朱允炆不在军队调度方面出错,那么朱棣想要用四年时间夺取天下,无异于天方夜谭。
△坐拥天下的朱允炆却出现兵力空虚
1、失去武将支持,兵力出现空虚。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整个靖难四年,不仅没有军队主动勤王,建文帝甚至没有办法调动距离较远的军队。这一方面源于朱允炆的重文轻武,另一方面则源于削藩带来的影响,明初的王爷可都是真正的实权藩王,通常有节制地方军政的权利,尤其是封地在北方的王爷,因为经常征讨北元,培养出了不少能征善战的战将,在开国将领纷纷离世的情况下,镇守各地的武将大多是随同藩王出征后被晋升上来的,这些武将与藩王的关系,显然要比朱允炆这个新皇帝密切的多,在朱允炆大肆削藩的情况下,这些武将多少心有怨言。再加上朱允炆疑心较重,对于这些将领也不敢用,故而导致朝廷兵力出现空缺,到最后竟然不得不派人到地方征兵。
△朱棣渡江之后迅速攻克南京
2、抽调京营力量,南京城防空虚。洪武年间,为了保证京城的安全,设有京军有48卫,按照明朝制度,每卫满编5600人,光是京营就有多大27万的军队,如果再加上京城内部的兵力和京城周边的兵力,这支军队至少有近40万。然而,由于李景隆先后两次大败,到最后朱允炆不得不从京营抽调兵力送往前线,再由大臣外出募兵补充京营,可是还不等这些募兵大臣回来,朱棣便迅速渡过长江,一口气杀到了南京城下,进而攻破了拥有完备防御工事的南京城。当然,南京城破有李景隆大开城门的功劳。
总之,如果不是朱允炆自己拆台,如果按照朱元璋的布置,朱允炆的皇位将足够稳固,而朱棣也很难翻天。奈何朱允炆自己想要做些大事,但却一个接一个的犯错,最终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