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95525102395588872/
前秦苻坚时代,苏蕙出生于陕西武功,陈留令苏道质之女,有才学,仪容秀丽,16岁嫁给秦州刺史窦滔,随丈夫窦滔长期居住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因苻坚对窦滔的猜忌,被谪戍敦煌以西的流沙,苏蕙留在秦州与公婆相依为命,在冷清的油灯下等待着丈夫的消息。有传言苏氏是汉武帝时期出使匈奴在北国执节的牧羊人苏武后人,但无考。
图为天水街头的苏蕙雕像。
由于丈夫长久不归,苏蕙思念丈夫,于公元381年织锦回文,寄情自慰,她将841年汉字织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这就是被后世文人学者大加赞誉的《璇玑图》回文诗。十六国时期长期战乱,文学几乎绝迹,仅有被悲壮的《壮士之歌》和奇巧的《璇玑图》两篇遗留下来,非常珍贵。对于苏蕙思夫的传说,后世有记载说其丈夫窦滔是带着小妾去了流沙,苏蕙因为吃醋没跟着去,本人查阅了《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没此记载,个人觉得此传说是武则天令人作《璇玑图》时强加上去的。
图为苏蕙秦州织锦回文璇玑图。
这篇织锦回文诗,读法特殊奇异,不管是顺着读,反着读,横着读,斜着读,交替着读,退一字读,叠一字读,皆可成为三、四、五、六、七言诗,可以推读出几百首诗,宋朝有人推读出3752首,明朝有人推读出4206首,到清朝时已有人推读出7958首。此外诗中还有对汉语巧妙运用,道德观念的阐述,方方面面都令人叫绝,堪称“超古迈今”。
古志记载秦州有织锦台旧址,民国时期天水城西育生巷还有古织锦台匾额,但革大命时期被毁,育生巷已更名为二郎巷。
所以织锦回文诗一千多年来备受人们关爱和赏识,诗人李白称苏蕙为秦州织女,并在诗篇《乌夜啼》中对其描写,唐代武则天就对其大加赞赏:织绵回文诗,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并把苏蕙的回文诗定名为《璇玑图》,意采用天体运行的斗柄轮回原理解释回文诗。后来一直有“织锦回文朝天子”、锦字书、锦字传书、秦州织女、才女苏蕙等流传,并被褒称为“中华第一才女”。
前秦苻坚时代,苏蕙出生于陕西武功,陈留令苏道质之女,有才学,仪容秀丽,16岁嫁给秦州刺史窦滔,随丈夫窦滔长期居住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因苻坚对窦滔的猜忌,被谪戍敦煌以西的流沙,苏蕙留在秦州与公婆相依为命,在冷清的油灯下等待着丈夫的消息。有传言苏氏是汉武帝时期出使匈奴在北国执节的牧羊人苏武后人,但无考。
图为天水街头的苏蕙雕像。
由于丈夫长久不归,苏蕙思念丈夫,于公元381年织锦回文,寄情自慰,她将841年汉字织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这就是被后世文人学者大加赞誉的《璇玑图》回文诗。十六国时期长期战乱,文学几乎绝迹,仅有被悲壮的《壮士之歌》和奇巧的《璇玑图》两篇遗留下来,非常珍贵。对于苏蕙思夫的传说,后世有记载说其丈夫窦滔是带着小妾去了流沙,苏蕙因为吃醋没跟着去,本人查阅了《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没此记载,个人觉得此传说是武则天令人作《璇玑图》时强加上去的。
图为苏蕙秦州织锦回文璇玑图。
这篇织锦回文诗,读法特殊奇异,不管是顺着读,反着读,横着读,斜着读,交替着读,退一字读,叠一字读,皆可成为三、四、五、六、七言诗,可以推读出几百首诗,宋朝有人推读出3752首,明朝有人推读出4206首,到清朝时已有人推读出7958首。此外诗中还有对汉语巧妙运用,道德观念的阐述,方方面面都令人叫绝,堪称“超古迈今”。
古志记载秦州有织锦台旧址,民国时期天水城西育生巷还有古织锦台匾额,但革大命时期被毁,育生巷已更名为二郎巷。
所以织锦回文诗一千多年来备受人们关爱和赏识,诗人李白称苏蕙为秦州织女,并在诗篇《乌夜啼》中对其描写,唐代武则天就对其大加赞赏:织绵回文诗,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并把苏蕙的回文诗定名为《璇玑图》,意采用天体运行的斗柄轮回原理解释回文诗。后来一直有“织锦回文朝天子”、锦字书、锦字传书、秦州织女、才女苏蕙等流传,并被褒称为“中华第一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