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退位时,大清朝的12名铁帽子王,为何无一人反对?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98345283861872899/

1条回答
小雨呢喃 关注
2019-06-04 06:41:18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那么清朝赫赫有名的12位铁帽子王为何无人反对呢?事实上,辛亥革命后的那段岁月形势极为复杂,期间波澜起伏,溥仪退位实际上是革命党、袁世凯和清廷三方相互妥协后的结果,这也是《优待条例》能够出现的原因,而皇室实权人物对于《优待条例》显然还是比较认可的。

△影视剧中的隆裕太后和溥仪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清廷内部分为两派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铁帽子王是清朝爵位制度中,承袭爵位时无需降等,拥有世袭罔替特权的王爵,清朝一共有十二位。不过,他们只是享有比一般亲王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而已,地位固然崇高,但却不一定掌握实权。也就是说,在皇帝退位这种大事上,他们不一定有资格发表观点。

△清廷的“皇室内阁”

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制(不同于之前的内阁),并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和诸位官员,由于内阁成员中皇族过多,又被称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中的这些人满清宗室,实际上才是决定国家走向的重要人物。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在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平叛失败后,在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等人的建议下,清廷开始重新启用袁世凯。而袁世凯也深感此时局势之艰难,因而一面奏请清政府停止进攻,一面派人南下与革命党议和。

△清廷皇族内部也分为了两派

在这种局势下,皇族内部事实上分为了两派,庆亲王奕劻、溥伦等人主和,而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等人则主战,双方相持不下。1912年1月12日,主战派的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良弼、毓朗、载涛、铁良等人秘密集会、成立宗社党,强烈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反对共和。

△宗社党骨干爱新觉罗·良弼

宗社党坚持认为应该罢免主张议和的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以毓朗、载泽出面组阁,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然后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然而,袁世凯却通过汪精卫授意京津同盟会分会暗杀宗社党首脑,宗社党骨干良弼被同盟会杀手彭家珍于1月26日炸死,顿时让主战派的满族权贵惶恐不安、胆战心惊,他们这才有所收敛。

溥仪宣布退位,实际是三方相互妥协的结果

辛亥革命爆发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统治。并积极在南京召开会议,选举革命政府,革命形势看似一片大好,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此时全国上下拥有着三股势力,而他们的决定则影响着中国的未来走向。

△南京临时政府内部派系林立

1、南京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虽然由来自全国各地已经独立的省份代表组成,但内部实际上却是派系林立,形势极为复杂。武昌起义之后,由于大部分地区都是自主宣布独立,这些省份之中只有少部分为革命党控制,而大部分省份却是被原来各省的立宪派和旧官僚所掌握,且各省基本实现自治。而各派主张各不相同,也是南京临时政府迟迟无法组建的原因所在,例如1911年12月2日的“汉口会议”便商定“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来归”,12月4日的“上海会议”在认可了“汉口会议”结果的基础上,决定大总统职权暂由大元帅行使,并选举黄兴为大元帅,但遭到黎元洪等人反对,此后的南京会议又改选黎元洪为大元帅。此后,虽然南京政府得以成立,但由于政府内部立宪派和旧官僚占据多数,孙中山的大总统前面只能加上“临时”两字,且内部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将革命党引向拥袁的道路。

△袁世凯则在争取利益最大化

2、袁世凯方面。袁世凯此时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他不仅取代奕劻成为了清廷的内阁总理大臣、湖广总督,而且北洋新军几乎就等同于他的私人军队。虽然他此时停战与南方议和,但为了换取谈判筹码,却同样在战场上向南方施压。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袁世凯初始的立场仍然是推行君主立宪,毕竟此时他还是内阁总理大臣,但却遭到孙文等人的反对。而孙文则于1912年1月18日提出《五条要约》向袁世凯摊牌,企图做实南京临时政府,却也遭到袁世凯反对。孙文在向日本筹款备战失败后,面对战场上的压力,在袁世凯同意同盟会多人进入总长之列后,孙文答应只要袁世凯能够迫使清帝退位,那么自己可以让位与袁世凯。直到此时,袁世凯的立场才开始改变,加入到了迫使清帝退位的行列之中,毕竟大权在握的总统,是要比内阁总理大臣“值钱”的。

△清廷内部争论不休

3、清廷方面。正如前文所说,清廷内部争论同样极为激烈,主战派虽然在良弼被炸死后有所收敛,但却并未完全放弃主张,他们指出此时还没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刻,依靠朝廷目前掌握的兵力,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即使形势恶化,仍然可以退往东北,然后再借助外国势力以图东山再起,而且肃亲王善耆已经秘密前往东北活动。但主和派却认为,如果孤注一掷的与革命党对抗,胜了自然什么都好说,可一旦败了,就连议和的余地都没有了。

△袁世凯的态度此时极为重要

可以说,此时的形势不仅极为复杂,而且极为微妙。清廷和南京方面可谓完全对立,而清廷要打没把握,南京想打但没钱,再加上双方的武力也完全不是袁世凯的对手,于是双方不得不以袁世凯为桥梁,极有默契的展开和谈。然而,袁世凯实力虽然强,但他也不敢将双方任何一方逼迫过甚。

在袁世凯倒向清帝退位行列之后,皇帝退位便已经成了定局,剩下的关键问题便在于如何安置退位之后的皇室。在其他国家的革命当中,国家君主的结局无非“被杀、流亡和君主立宪”三种,被杀和流亡清廷显然不可能接受,而君主立宪此时又显然不可能。于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便新鲜出炉了,那便是后来的《优待条例》。

△《优待条例》便是三方妥协的结果

于是乎,在袁世凯和庆亲王奕劻等人的蛊惑之下,包括隆裕太后在内,皇室内阁会议中的大部分皇室成员都对《优待条例》表示了接受。于是,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太后名义发布《逊位诏书》,宣布清宣统皇帝退位,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