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98485617702994189/
时隔多年之后,当传奇影业眼见漫威和DC都有了自己的电影宇宙,哈利·波特都能构筑外传系列不断丰富自己的世界观,甚至于环球影业那一众不入流的限制级怪物都准备构筑世界观,形成“怪物宇宙”,那为什么手握一众怪兽电影制作版权的我们不能构筑一个怪兽宇宙呢?
说干就干,系列第一部作品《哥斯拉》最终于2014年登上大银幕。
怪兽再度袭来
1945年8月6日早晨,三架B-29轰炸机在无数日本民众的注视下,缓缓飞临广岛的上空。一个小时14分钟之后,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实战核弹在广岛上空爆炸并产生巨大的蘑菇云,整个城市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
几日之后,又一颗核弹在长崎爆炸,造成当日死亡人数超过6万人。即便这是二战中面对日本疯狂抵抗而作出的无奈决定,也改变不了这成为人类历史上血腥而黑暗的一幕。
日本出于对那未知蘑菇云和灼热光亮的无明恐惧,迅速投降了。但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这段沉重的历史,一方面迫于美国统治下的威慑,一方面由于自身民族荣誉观的限制,所有人都选择遗忘、淡然……
日本作家威廉·茨茨伊曾经回忆道:“最早的《哥斯拉》拍摄于原子弹爆炸还不到十年的时候,当时有很多话题是禁忌。日本人不能相互讨论或是在媒体上讨论广岛与长崎。二战的战败,还有日本在战后依然被美国统治的现实。在日本,这种现实题材的电影是没有办法拍摄的。”
但如果是拍摄关于一个巨型怪兽正因美国发明的原子弹而被唤醒,城市因此陷入了灾难与毁灭之中,这样的电影,审查机构没有拒绝的理由。《哥斯拉》就此诞生。
《哥斯拉》体现了对核武器袭击和时代发展的不安与恐惧,它作为一种科幻新神话,出现在现实中被核武器轰炸过的日本。
怪兽被赋予和反映了它们被创造时期的时代精神,用肉体形式来表现和反映哲学和精神内涵。
哥斯拉此后成为了日本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动漫改编作品,以它为主角塑造的手办模型和相关版权使用费,更为这个形象带来可观的收入。
《哥斯拉》初次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主角是在1998年,然而虽然电影有着惊人的票房,但是一反传统,如同巨大蜥蜴与恐龙形象合体的哥斯拉形象难以深入人心。
爆米花式的剧情和哄闹的社会背景渲染更使得这部电影显得庸俗而无力,毫无原本日版电影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电影续集的拍摄计划很快就遭到了否定。
一部科幻电影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视觉效果,而忽略了对其思想内核的构筑,那么这部电影注定是没有灵魂的。
正如2014年版《哥斯拉》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在一次采访中说的:
“我想,当你试图拍一部科幻怪兽电影为了使它成为一部严肃电影,我们总是会寻找怪兽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归根结底,这是一部巨大的怪兽电影,两个巨型怪兽激烈搏斗,但是如果没有内核,这些都是无意义的。我觉得有一种我们不愿意谈及的西方的罪恶感,因为我们用原子弹轰炸了一个国家,而哥斯拉在我们的电影中,就代表了这种缠绕我们的罪恶感。”
再谈哥斯拉
2014年的《哥斯拉》作为传奇的怪兽电影宇宙开山之作,一改1998年版本的《哥斯拉》对传统哥斯拉形象无意义的颠覆,从怪兽造型上向日本原作致敬,进行了细致而立体的还原。
新版哥斯拉108.2米的身高相当于一个30多层楼高的建筑,创造了史上最高的哥斯拉,而在1954年首部哥斯拉影片中,哥斯拉的身高仅50.3米。
让人瞠目结舌的还有它的巨尾,超越了身高,有167.74米长,相当于50多层楼。
除了巨尾,新版哥斯拉还长着一双巨脚,它的脚印长达18.18米,最大脚宽也有17.66米。体积、吨位方面,新版哥斯拉也相当惊人,89724立方米的总体积如果用等量的水充满,重达90000吨,单是这些数据就足以让银幕前的人们在还未见到众兽之王哥斯拉之前,就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哥斯拉在电影中的形象内涵与表现手法,也在这部电影中实现了向现实主义靠拢的飞越,恢复早期作品中,对哥斯拉自然生态平衡维护者形象的设定。
电影虽然让观众们为精彩的特效与哥斯拉形象的反转大呼过瘾,但是许多观众根据电影剧情,会单纯把哥斯拉解读为人类这一边的,然而,实际上哥斯拉的行动具有其独特而复杂的动机。
“我不认为哥斯拉对人类很友好,”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解释道:“我觉得它其实知道人类的存在,但它只是对人类不感兴趣。在全人类的眼里,它干掉了穆透解决了麻烦,而它只是在做它该做的,那是它的自然本性。有一点我们确定无疑要做的是,让哥斯拉和某种其他的生物搏斗,而观众自然会为哥斯拉欢呼。”
哥斯拉的诞生也不再延续前作的设定,不是由于核弹爆炸产生的,而是产生于二叠纪的古老生物,沉睡于海洋深处数亿年之久,却在20世纪50年代被频繁的核试验所惊醒。伴随着哥斯拉的苏醒,同样以核能为食物的穆透也相继从地底脱壳而出。
贯穿于调查探索史前巨兽紧张而可怖的活动故事线中的,是电影另一条叙事线索,几个原本与哥斯拉毫无关联的小人物在哥斯拉与穆透的活动与战斗中迎来自我的探索与救赎,亲情、友情、爱情在史前巨兽带来的前所未有浩劫中,显得尤为可贵而珍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影也不是完全没有弊病。
在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强烈的个人风格影响下,故事节奏和画面调度上是区别一般商业娱乐电影的,多线叙事、镜头的不断切换以及前半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哥斯拉……对于追求强烈刺激和打斗场面的观众来说,这样的安排显然有些乏味和琐碎。
但经过前面一个多小时剧情的铺垫,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带着灰飞烟灭的质感呈现在观众面前,哥斯拉成功毁灭了对自然生态与人类未来命运造成极大威胁的穆透,在黎明的都市岸边,一声长啸,独自向着海洋深处游去……
冷战下的战争阴霾
《金刚:骷髅岛》作为传奇“怪兽电影宇宙”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在决定系列电影未来发展走向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区别于前几部《金刚》把故事背景设置在30年代的美国与靠近南美汪洋中生存着黑色人种土著的骷髅岛,新版的《金刚:骷髅岛》一方面为了贴近系列电影宇宙观,一方面为了更好的突出剧情冲击力,选择了70年代刚刚结束越战的美国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
骷髅岛上的土著人首次变成了更加贴近于现实的黄种人――毕竟骷髅岛的地理位置是在南太平洋。
整部电影吸取了《哥斯拉》电影制作的经验与教训,故事节奏跌宕起伏,几条人物线也相互交叉各有侧重。
特别是对金刚庞大身躯与蛮荒力量的展示大大超过《哥斯拉》,影片一改令人丧气的“不识庐山真面目”表现形式与大量夜战造成画面模糊不清的弊病,不仅开门见山的在片头就很给力的给出了金刚的正面镜头,同时怪兽对战和人类惨遭各种袭击的场景都集中于白天,让观众一目了然的同时,更增强了电影的激烈与刺激效果。
同时电影不仅在商业上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也流露着深刻的反战思想。
不同于2005年版《金刚》电影对人性与社会发展的思考,《金刚:骷髅岛》更多的是侧重于文明的冲突和不同群体对战争的思考。
在今天来看,越南战争其实质是一场完全没有意义和必要的战争,然而美国却从间接参与到全面投入,在这个战争泥沼中一陷就是20年。
影片开始,随着大量反战的真实历史视频不断划过,民众聚集进行反战游行示威,尼克松总统宣布越战结束后民众的欢呼,当两个“帝王计划”的负责人去找议员拉赞助的时候,我们更能看到画面电视机中,人们举着牌子庆祝越战的结束,迎接在外作战的亲人。
如果到这里,我们也仅仅只能认为这是对历史背景的合理带入,那么电影中帕卡德上校这个角色的引入则把这个历史背景巧妙的融入到了故事情节中。
当反战的摄影记者韦弗与帕卡德上校第一次见面,谈起各自对战争的理解,面对具有强烈反战诉求的记者,上校用一句:“我们没有输,只是放弃了这场战争。”
简单而尖锐的把民众中的反战派与政客中的主战派之间的差距不留痕迹的表现出来。当后方的民众望着自己的亲人前赴后继地奔入战场,不断的死亡没能赢来战争的胜利,反而把这个国家拖入越来越深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
愤怒的民众通过不断的游行、示威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期望。而与之相反的是,政府与军队中的主战派们,他们像电影中的帕卡德上校一样,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愿意相信这场战争是没有存在意义的。
他们不管在战争这条路上会牺牲多少人的生命,就算这场战争打不赢也要为了国家和自己心中的期冀,去耗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去投入战斗中。
电影中的金刚就像是越南的象征,它是一个文明秩序的维护者,最终完成了保卫家园的使命。
现实中的越南虽然在科技和武器上没有美国先进,但是在丛林中凭借着隐蔽的优势和高超的战术,如同金刚般举国齐心协力的巨大力量,依旧能够打倒美国的坚船利炮。就像片中的帕卡德上校一样,主战派会为自己狭隘的种族观念与一味的战斗付出血的代价。
我们为什么要战争?片中那个二战老兵的存在就仿佛是导演在向观众们发问。
在战争中,两个你死我活的敌人流落在岛上,曾经为了各自的国家与身份奋死战斗,但是在骷髅岛上,他们面对同样巨大的威胁和生存下去的愿望,摒弃前嫌,成为了生死与共的兄弟。战争就好像是国家与国家间充满鲜血的游戏,而个人在其中是无奈与疯狂的。因而,《金刚:骷髅岛》除去怪兽元素,整部电影不仅在风格与年代上是在向《现代启示录》致敬,在主体思想上也有所延续。
除了反战思想是向《现代启示录》看齐外,影片中还有许多致敬元素,比如普通人仰视巨大金刚身躯的镜头明显是对《七龙珠》中超级赛亚人的致敬,奇形怪状的巨大生物则来源于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幽灵公主》,而金刚手握美女与怪兽殊死搏斗的场景则是对系列前作的经典致敬。
影片在卡司的选择上,也颇有头脑,你可以看到福瑞局长、惊奇队长和洛基的再就业,同时也能看到景甜的“电影宇宙”——从古代长城打到了70年代的太平洋小岛。这也是电影相比前作能够吸引大量观众的重要原因。
电影最终成为了万达资本投入后传奇影业的第一次成功,获得了较为成功的票房成绩同时,也为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哥斯拉2》奠定了基础。
时隔多年之后,当传奇影业眼见漫威和DC都有了自己的电影宇宙,哈利·波特都能构筑外传系列不断丰富自己的世界观,甚至于环球影业那一众不入流的限制级怪物都准备构筑世界观,形成“怪物宇宙”,那为什么手握一众怪兽电影制作版权的我们不能构筑一个怪兽宇宙呢?
说干就干,系列第一部作品《哥斯拉》最终于2014年登上大银幕。
怪兽再度袭来
1945年8月6日早晨,三架B-29轰炸机在无数日本民众的注视下,缓缓飞临广岛的上空。一个小时14分钟之后,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实战核弹在广岛上空爆炸并产生巨大的蘑菇云,整个城市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
几日之后,又一颗核弹在长崎爆炸,造成当日死亡人数超过6万人。即便这是二战中面对日本疯狂抵抗而作出的无奈决定,也改变不了这成为人类历史上血腥而黑暗的一幕。
日本出于对那未知蘑菇云和灼热光亮的无明恐惧,迅速投降了。但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这段沉重的历史,一方面迫于美国统治下的威慑,一方面由于自身民族荣誉观的限制,所有人都选择遗忘、淡然……
日本作家威廉·茨茨伊曾经回忆道:“最早的《哥斯拉》拍摄于原子弹爆炸还不到十年的时候,当时有很多话题是禁忌。日本人不能相互讨论或是在媒体上讨论广岛与长崎。二战的战败,还有日本在战后依然被美国统治的现实。在日本,这种现实题材的电影是没有办法拍摄的。”
但如果是拍摄关于一个巨型怪兽正因美国发明的原子弹而被唤醒,城市因此陷入了灾难与毁灭之中,这样的电影,审查机构没有拒绝的理由。《哥斯拉》就此诞生。
《哥斯拉》体现了对核武器袭击和时代发展的不安与恐惧,它作为一种科幻新神话,出现在现实中被核武器轰炸过的日本。
怪兽被赋予和反映了它们被创造时期的时代精神,用肉体形式来表现和反映哲学和精神内涵。
哥斯拉此后成为了日本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动漫改编作品,以它为主角塑造的手办模型和相关版权使用费,更为这个形象带来可观的收入。
《哥斯拉》初次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主角是在1998年,然而虽然电影有着惊人的票房,但是一反传统,如同巨大蜥蜴与恐龙形象合体的哥斯拉形象难以深入人心。
爆米花式的剧情和哄闹的社会背景渲染更使得这部电影显得庸俗而无力,毫无原本日版电影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电影续集的拍摄计划很快就遭到了否定。
一部科幻电影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视觉效果,而忽略了对其思想内核的构筑,那么这部电影注定是没有灵魂的。
正如2014年版《哥斯拉》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在一次采访中说的:
“我想,当你试图拍一部科幻怪兽电影为了使它成为一部严肃电影,我们总是会寻找怪兽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归根结底,这是一部巨大的怪兽电影,两个巨型怪兽激烈搏斗,但是如果没有内核,这些都是无意义的。我觉得有一种我们不愿意谈及的西方的罪恶感,因为我们用原子弹轰炸了一个国家,而哥斯拉在我们的电影中,就代表了这种缠绕我们的罪恶感。”
再谈哥斯拉
2014年的《哥斯拉》作为传奇的怪兽电影宇宙开山之作,一改1998年版本的《哥斯拉》对传统哥斯拉形象无意义的颠覆,从怪兽造型上向日本原作致敬,进行了细致而立体的还原。
新版哥斯拉108.2米的身高相当于一个30多层楼高的建筑,创造了史上最高的哥斯拉,而在1954年首部哥斯拉影片中,哥斯拉的身高仅50.3米。
让人瞠目结舌的还有它的巨尾,超越了身高,有167.74米长,相当于50多层楼。
除了巨尾,新版哥斯拉还长着一双巨脚,它的脚印长达18.18米,最大脚宽也有17.66米。体积、吨位方面,新版哥斯拉也相当惊人,89724立方米的总体积如果用等量的水充满,重达90000吨,单是这些数据就足以让银幕前的人们在还未见到众兽之王哥斯拉之前,就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哥斯拉在电影中的形象内涵与表现手法,也在这部电影中实现了向现实主义靠拢的飞越,恢复早期作品中,对哥斯拉自然生态平衡维护者形象的设定。
电影虽然让观众们为精彩的特效与哥斯拉形象的反转大呼过瘾,但是许多观众根据电影剧情,会单纯把哥斯拉解读为人类这一边的,然而,实际上哥斯拉的行动具有其独特而复杂的动机。
“我不认为哥斯拉对人类很友好,”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解释道:“我觉得它其实知道人类的存在,但它只是对人类不感兴趣。在全人类的眼里,它干掉了穆透解决了麻烦,而它只是在做它该做的,那是它的自然本性。有一点我们确定无疑要做的是,让哥斯拉和某种其他的生物搏斗,而观众自然会为哥斯拉欢呼。”
哥斯拉的诞生也不再延续前作的设定,不是由于核弹爆炸产生的,而是产生于二叠纪的古老生物,沉睡于海洋深处数亿年之久,却在20世纪50年代被频繁的核试验所惊醒。伴随着哥斯拉的苏醒,同样以核能为食物的穆透也相继从地底脱壳而出。
贯穿于调查探索史前巨兽紧张而可怖的活动故事线中的,是电影另一条叙事线索,几个原本与哥斯拉毫无关联的小人物在哥斯拉与穆透的活动与战斗中迎来自我的探索与救赎,亲情、友情、爱情在史前巨兽带来的前所未有浩劫中,显得尤为可贵而珍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影也不是完全没有弊病。
在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强烈的个人风格影响下,故事节奏和画面调度上是区别一般商业娱乐电影的,多线叙事、镜头的不断切换以及前半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哥斯拉……对于追求强烈刺激和打斗场面的观众来说,这样的安排显然有些乏味和琐碎。
但经过前面一个多小时剧情的铺垫,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带着灰飞烟灭的质感呈现在观众面前,哥斯拉成功毁灭了对自然生态与人类未来命运造成极大威胁的穆透,在黎明的都市岸边,一声长啸,独自向着海洋深处游去……
冷战下的战争阴霾
《金刚:骷髅岛》作为传奇“怪兽电影宇宙”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在决定系列电影未来发展走向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区别于前几部《金刚》把故事背景设置在30年代的美国与靠近南美汪洋中生存着黑色人种土著的骷髅岛,新版的《金刚:骷髅岛》一方面为了贴近系列电影宇宙观,一方面为了更好的突出剧情冲击力,选择了70年代刚刚结束越战的美国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
骷髅岛上的土著人首次变成了更加贴近于现实的黄种人――毕竟骷髅岛的地理位置是在南太平洋。
整部电影吸取了《哥斯拉》电影制作的经验与教训,故事节奏跌宕起伏,几条人物线也相互交叉各有侧重。
特别是对金刚庞大身躯与蛮荒力量的展示大大超过《哥斯拉》,影片一改令人丧气的“不识庐山真面目”表现形式与大量夜战造成画面模糊不清的弊病,不仅开门见山的在片头就很给力的给出了金刚的正面镜头,同时怪兽对战和人类惨遭各种袭击的场景都集中于白天,让观众一目了然的同时,更增强了电影的激烈与刺激效果。
同时电影不仅在商业上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也流露着深刻的反战思想。
不同于2005年版《金刚》电影对人性与社会发展的思考,《金刚:骷髅岛》更多的是侧重于文明的冲突和不同群体对战争的思考。
在今天来看,越南战争其实质是一场完全没有意义和必要的战争,然而美国却从间接参与到全面投入,在这个战争泥沼中一陷就是20年。
影片开始,随着大量反战的真实历史视频不断划过,民众聚集进行反战游行示威,尼克松总统宣布越战结束后民众的欢呼,当两个“帝王计划”的负责人去找议员拉赞助的时候,我们更能看到画面电视机中,人们举着牌子庆祝越战的结束,迎接在外作战的亲人。
如果到这里,我们也仅仅只能认为这是对历史背景的合理带入,那么电影中帕卡德上校这个角色的引入则把这个历史背景巧妙的融入到了故事情节中。
当反战的摄影记者韦弗与帕卡德上校第一次见面,谈起各自对战争的理解,面对具有强烈反战诉求的记者,上校用一句:“我们没有输,只是放弃了这场战争。”
简单而尖锐的把民众中的反战派与政客中的主战派之间的差距不留痕迹的表现出来。当后方的民众望着自己的亲人前赴后继地奔入战场,不断的死亡没能赢来战争的胜利,反而把这个国家拖入越来越深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
愤怒的民众通过不断的游行、示威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期望。而与之相反的是,政府与军队中的主战派们,他们像电影中的帕卡德上校一样,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愿意相信这场战争是没有存在意义的。
他们不管在战争这条路上会牺牲多少人的生命,就算这场战争打不赢也要为了国家和自己心中的期冀,去耗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去投入战斗中。
电影中的金刚就像是越南的象征,它是一个文明秩序的维护者,最终完成了保卫家园的使命。
现实中的越南虽然在科技和武器上没有美国先进,但是在丛林中凭借着隐蔽的优势和高超的战术,如同金刚般举国齐心协力的巨大力量,依旧能够打倒美国的坚船利炮。就像片中的帕卡德上校一样,主战派会为自己狭隘的种族观念与一味的战斗付出血的代价。
我们为什么要战争?片中那个二战老兵的存在就仿佛是导演在向观众们发问。
在战争中,两个你死我活的敌人流落在岛上,曾经为了各自的国家与身份奋死战斗,但是在骷髅岛上,他们面对同样巨大的威胁和生存下去的愿望,摒弃前嫌,成为了生死与共的兄弟。战争就好像是国家与国家间充满鲜血的游戏,而个人在其中是无奈与疯狂的。因而,《金刚:骷髅岛》除去怪兽元素,整部电影不仅在风格与年代上是在向《现代启示录》致敬,在主体思想上也有所延续。
除了反战思想是向《现代启示录》看齐外,影片中还有许多致敬元素,比如普通人仰视巨大金刚身躯的镜头明显是对《七龙珠》中超级赛亚人的致敬,奇形怪状的巨大生物则来源于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幽灵公主》,而金刚手握美女与怪兽殊死搏斗的场景则是对系列前作的经典致敬。
影片在卡司的选择上,也颇有头脑,你可以看到福瑞局长、惊奇队长和洛基的再就业,同时也能看到景甜的“电影宇宙”——从古代长城打到了70年代的太平洋小岛。这也是电影相比前作能够吸引大量观众的重要原因。
电影最终成为了万达资本投入后传奇影业的第一次成功,获得了较为成功的票房成绩同时,也为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哥斯拉2》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