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民:行走在石头边缘的“挑战者”
>>商业反哺 人才之痛 马铭生、林国平、郑而华是玄采堂的“元老级”员工,但这样的人才尚属少数,如何将他们留住,也是张毅民思考的问题。 “有别于其他因素,‘什么最贵 人才!’这话一点也不假。”早先,玄采堂招收了一批寿山石雕从业人员,并专门聘请美术学校的老师进行素描、雕刻的培训,随后张毅民发现,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思维定视的技师,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拓展。”自此,玄采堂开始转向招收工艺学校出来的学生,倾心培养创作型的人才。 “目前的寿山石雕,主要是专业发展。比如刻花鸟的高手,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粗胚打造,然后商家配几个徒弟,细胚打磨、修光,最短时间内最大量化,实现商业化流水线。”曾经离开的部分人才,就因高薪而投身流水线。张毅民对此表示惋惜,“能成大师,却走上工匠的道路。” 张毅民认为,培养人才,就不应让他们受到限制。“给充分的时间,尝试各种题材,自由发挥,往往都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能复活无生命的石头,让囚禁在石头深处的精灵获得释放。“所以我们要求,一个人必须完成作品从设计到修光的整个过程,艺术需要这样的完整。” >>市场洞见 艺术无国界 如今玄采堂内的艺术品已渐成规模,但张毅民并没打算将其卖出。“等到有一天,我们要办成一个作品展,与福州重石质完全不同概念的一个展览。” 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商家批评声不绝于耳,但他相信,踏实地坚持创新,终有柳暗花明的一天。“信用和创新,终会给企业带来长足的发展,”张毅民解释,“信用,就是寿山石石雕坚持‘不粘贴、不上色’,而在文化艺术上的不断创新,将会让玄采堂永远充满活力。” “现在,赞赏这些作品的人已不在少数,但是我希望,未来能找到真正懂得欣赏它们的收藏家。” 寿山石已是福州的名片。而张毅民的愿景,是让寿山石走向世界。“艺术是共通无国界的,而有思想的作品,更能被接受。随着大众对精神层次的追求,超越石头本身的价值,终究会成为主流而受到欢迎。” 一个体系的形成,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张毅民说,既然已经挑战,就不轻言放弃。“只有慢慢形成完整的体系,才能往前走得更稳更好。而这一体系一旦成型,将比传统的市场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何时真正走向国际还不好定论,但在国内,3到5年就能有所小成。”张毅民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