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隐身战斗机的巅峰之作:从未问世的超级雄猫

北边之北
2016-06-11 17:20:53

超级大黄蜂的问题

毫无疑问,F/A-18E/F“超级大黄蜂”和E/A-18G“咆哮者”项目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这两种战斗机为NAVAIR提供了一个所谓的“80%解决方案”,符合NAVAIR在之后15年的进度和预算计划。这两种飞机都比较可靠,与经典“大黄蜂”保持着较好的机组和维护通用性。但“超级大黄蜂”作为F-14和A-6的后继机,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存在很大不足,最主要的是航程和速度问题。

非隐身战斗机的巅峰之作:从未问世的超级雄猫

现在诨名“犀牛”的“超级大黄蜂”尽管没有体形较小的A/B/C/D经典“大黄蜂”那么饥渴,但航程和续航力仍然不足。该机的气动阻力也过大,较平直的机翼和大型且缺乏气动效率的机身使“超级大黄蜂”的速度远远逊色于“雄猫”,甚至比不上经典“大黄蜂”,尤其是翼下安装了挂架时。

非隐身战斗机的巅峰之作:从未问世的超级雄猫

这些挂架是E/F/G“超级大黄蜂”身上最可恶的东西,因为在测试中发现了弹药分离问题,所以这些挂架都外偏了3度。这意味着这些挂架只要出现在机翼下就不仅在产生寄生阻力,甚至还变成6个小减速板。由于“超级大黄蜂”没内置弹舱,所以这些挂架无时无刻都会存在在机翼下方,你往挂架上挂越多的弹药,就会有越多表面积偏离气流方向,导致相当大的阻力和耗油率。

非隐身战斗机的巅峰之作:从未问世的超级雄猫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把现有“超级大黄蜂”升级到Block III/先进构型部分解决,通过增加隐身武器吊舱和保形油箱来取消挂架,但是这完全是另一码事了。

非隐身战斗机的巅峰之作:从未问世的超级雄猫

相比之下,F-14的高阻对地弹药都挂在“隧道”里(也就是两个发动机舱之间的空间,属于“雄猫”升力体机身设计的一部分)。与在机翼下挂载武器相比,这种挂载方式大大降低了阻力。

非隐身战斗机的巅峰之作:从未问世的超级雄猫

“超级虫”的大型机翼和控制翼面对低速操控性能很有帮助,但随着头盔瞄准具和大离轴角红外寻的导弹的扩散,这个包线区域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换句话说,现在你在狗斗中只要盯着敌机就能杀死他们,不再需要把机鼻指向他们才能发射武器。大型机翼和孱弱的气动外形也意味着“超级大黄蜂”正常挂载时无法迅速加速,在某些挂载下甚至无法飞超音速。

非隐身战斗机的巅峰之作:从未问世的超级雄猫

总的说来,“超级大黄蜂”就是一个高效和非常聪明的飞行妥协,样样皆通但样样稀松。如果你想快速飞到什么地点,那就准备烧掉大量燃油吧,即便这样仍然比大多数先进战斗机要慢。所以,“超级大黄蜂”也许就是美国海军造就的一个超尺寸错误,特别是考虑到其一刀切设计后。

登录 评论一下